狖
意思解释
狖
yòu基本解释
①古书上说的一种猴,黄黑色,尾巴很长:“猨~颠蹶而失木枝。”
②古书上说的一种像狸的野兽:“大人加狐狸、~白、黑貂之裘。”
详细解释
名词
◎古书上说的一种长尾猿。
深林杳以冥冥兮,乃猿狖之所居。
狖轭鼯轩(形容极其灵巧的车马)
black long-tail ape;
外语翻译
- a gibbon with a long tail and prominent nos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余救切,音柚。《玉篇》:黑猿也。《廣韻》:獸似猿。《楚辭・九歌》「猨啾啾兮狖夜鳴」,狖一作又。《廣韻》亦作貁,《集韻》本作貁,或作𤣛、𤜴。互詳豸部貁字註。
注解
〔狖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下,康熙部首是犬部。
〔狖〕字拼音是yòu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犭、穴。
〔狖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òu] ⑴ 古书上说的一种猴,黄黑色,尾巴很长:“猨~颠蹶而失木枝。”⑵ 古书上说的一种像狸的野兽:“大人加狐狸、~白、黑貂之裘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九下反切余救切頁碼第318頁,第9字續丁孫
貁
禺屬。善旋。从豸穴聲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此宂散之宂,俗譌作穴聲。篆體亦誤,今正。」王筠句讀:「貁之當為𧲪,無可疑者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八反切羊狩反頁碼第788頁,第2行,第2字述
鼠屬,善旋。從豸穴聲。
鍇注臣鍇按:所謂蝯狖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九下反切余救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1831頁,第1字許惟賢第800頁,第3字
𮙩
鼠屬。善旋。
段注按當作禺屬,善倒縣。《周禮》、《爾雅》、《山海經》有蜼字。許無蜼。貁卽蜼。《廣雅》曰:狖,蜼也。是也。《釋獸》曰:蜼,卬鼻而長尾。《周禮》注曰:蜼,禺屬。卬鼻而長尾。郭景純曰:蜼似獼猴而大。黃黑色。尾長數尺。末有㒳岐。雨則自縣於樹。以尾塞鼻。零陵南康人呼之音餘。建平人呼之音相贈遺之遺。又音余救反。皆土俗輕重不同耳。《淮南》覽冥注曰:狖,猨屬。長尾而卬鼻。《吳都賦》劉注引《異物志》曰:狖,猿類。露鼻。尾長四五尺。居樹上。雨則以尾塞鼻。是以狖者,貁之俗省。蜼貁爲古今字。許不取蜼。用今字也。與鼠部之𪕏鼬分別爲三物。
从豸。宂聲。
段注此宂散之宂。俗譌作穴聲。篆體亦誤。今正。宂之古音在三部。余救切。三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