盻
意思解释
盻
xì基本解释
①仇视;怒视:“韩挟齐魏以~楚。”
②看:“~纤腰之楚楚兮,风回雪舞。”
③勤苦不休。
详细解释
动词
◎恨视;怒视。
褚瞋目盻之, 超不敢动。
盻瞪(睁眼怒视);盻盻(勤苦不休息的样子;恨视的样子;怒视的样子)
glare at;
外语翻译
- glare; stare
- Xi (Eig, Fam)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胡計切,音係。《說文》:恨視貌。〈魏志・許褚傳〉:馬超問,虎侯安在。魏太祖顧指褚。褚瞋目盻之,超不敢動。
义又,勤苦貌。《孟子》:使民盻盻然。【趙註】勤苦不休息貌。【朱註】恨視也。
又,《廣韻》:五計切。《集韻》:硏計切,𡘋音詣。又,《集韻》:吾禮切,詣上聲 —— 義𡘋同。
义《字彙》:盻字乃盻恨之盻,今人混作盼睞之盼,非。
注解
〔盻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目部。
〔盻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xì、pǎ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目、兮。
〔盻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xì] ⑴ 仇视;怒视:“韩挟齐魏以~楚。”⑵ 看:“~纤腰之楚楚兮,风回雪舞。”⑶ 勤苦不休。㈡ [pǎn] ⑴ 美目貌:“巧笑倩兮,美目~兮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上反切胡計切頁碼第107頁,第16字續丁孫
盻
恨視也。从目兮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七反切異契反頁碼第282頁,第2行,第1字述
恨視也。從目兮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漢西京有盻渭殿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上反切胡計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533頁,第2字許惟賢第239頁,第4字
恨視也。
段注《孟子》引《龍子》曰:爲民父母。使民盻盻然。將終歲勤動。不得以養其父母。又稱貸而益之。趙云:盻盻,勤苦不休息之貌。按丁公著本盻盻作肸肸。據趙注則肸近是。作盻者,譌字也。
从目。兮聲。
段注胡計切。十六部。孫奭引《說文》五禮切。按自眝而下各本失其原次。今正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