窭
意思解释
窭窶
jù基本解释
①〔~数〕用茅草结成的圆圈。放在头上做顶东西的垫子。
②贫穷,贫寒。~家子(贫穷人家的子弟)。
详细解释
形容词
1.形声。从穴,娄声。字本作“窶”。“穴”与“宀”相通,都表示与房屋有关。本义:贫穷得无法备礼物。亦泛指贫穷。
2.同本义。
窭,无礼居也。 窭,贫也。 无财备礼曰窭。 主人辞以窭。 又诸儒生多窭人子。 终窭我贫,莫知我艰。
窭困(贫乏困苦);窭人子(穷苦人家的孩子);窭贫(贫穷);窭艰(贫穷艰难)
be in poverty;
3.破旧。
衣服窭甚。
窭甚(衣服破旧)
worn-out;
4.鄙陋;浅薄 。
窭薮(芳草结成的环状物。用来垫在盆、盎等类器皿的下面,以便将盛物顶戴在头上。喻指浅薄);窭人(浅薄鄙陋的人);窭陋(鄙陋;浅薄)
shallow;
外语翻译
- poor, impoverished
- pauvre, rustiqu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其矩切;《集韻》:郡羽切,𡘋音蔞。《說文》:無禮居也。【徐註】階阼升降,所以行禮,貧無禮,故先見於屋室。《詩・衞風》:終窶且貧。【傳】窶者無禮也。《爾雅・釋言》:窶,貧也。【註】謂貧陋。【疏】由其無財以爲禮,故謂貧陋。
义又,《前漢・東方朔傳》:盆下爲窶數。【師古註】窶數,戴器也。以盆盛物戴於頭者,則以窶數爲之,今賣白團餠人所用者是。《釋名》:窶數,猶局促,皆小意也。
又,《集韻》:郎侯切;《正韻》:盧侯切,𡘋音婁。《史記・淳于髠傳》:甌窶滿簀。【裴駰註】甌窶,便側之地。
又,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良據切,音慮 —— 義同。
考證
《詩・衞風》終窶且貧。
謹照原文衞風改邶風。
注解
〔窶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下,康熙部首是穴部。
〔窶〕字拼音是jù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穴、婁。
〔窶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ù] ⑴ 〔~數〕用茅草結成的圓圈。放在頭上做頂東西的墊子。⑵ 貧窮,貧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