藕
意思解释
藕
ǒu基本解释
◎莲的地下茎,肥大有节,中间有管状小孔,折断后有丝,可食。~粉。~断丝连。~色。~荷(淡紫色)。~节。
详细解释
名词
◎莲的地下茎,肥大有节,中间有管状小孔,可以吃,也可作中药。
莲实与藕。
藕心(古代钱币名称,汉时所铸,四方而有孔,形似破藕);藕灰(藕色);藕合(藕荷);藕荷(浅紫而略带红的颜色);藕色(浅灰而略带红的颜色);藕花(即荷花)
lotus root;
外语翻译
- lotus root
- Lotuswurzel
- racine de nénuphar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五口切,音偶。《爾雅・釋草》:荷,芙蕖,其根藕。《韻會》:凡芙蕖行根,如竹行鞭節,生一葉一華,華葉常偶,故謂之藕。《續博物志》:藕生應月,閏月益一節。
义又,地名。《水經注》:白渠又徑藕原。
又,《唐韻古音》:音麌。司馬相如〈上林賦〉:與波搖蕩,奄薄水渚;唼喋菁藻,咀嚼菱藕。
义《說文》作蕅,《類篇》作𦸲。
注解
〔藕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。
〔藕〕字拼音是ǒu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耦,五行属木。
〔藕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ǒu] ⑴ 莲的地下茎,肥大有节,中间有管状小孔,折断后有丝,可食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五厚切頁碼第22頁,第30字續丁孫
蕅
芙蕖根。从艸、水,禺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反切五斗反頁碼第85頁,第4行,第2字述
芙蕖根。從艸、水,禺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五厚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136頁,第1字許惟賢第59頁,第1字
扶渠根。
段注《釋艸》。其根耦。按《釋艸》以其本蔤系於荷扶渠其莖茄之下者,謂此乃全荷之本。今俗所謂藕者是也。蔤之言滅𣳚於泥中也。以其根藕系於其華䓿𧂄其實蓮之下者,謂此乃花實之根。凡花實之莖必偕葉一莖同出。似有耦然。故下近蔤,上近花莖之根曰藕。本言其全。根言其偏。本在下。根上於本。下文的薏仍冡花實言之。此作《爾雅》之精意也。叔重列字次弟。未得其解矣。
从艸水。
段注會意。
禺聲。
段注五厚切。四部。今訂之乃從艸從耦。會意兼形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