䇔
立部18画上下结构U+41D4
外语翻译
- atrophy, paralysis; impotent, stand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魯過切;《海篇》:騾去聲。《說文》:痿也。《類篇》:𥪍䇔,弱立貌。
注解
〔䇔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下,康熙部首是立部。
〔䇔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luò、nuò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𦝠、立。
〔䇔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luò] ⑴ 肢體萎縮或失去機能。《説文•立部》:“䇔,痿也。”㈡ [nuò] ⑴ 〔𥪍䇔〕立貌。《集韻•過韻》:“䇔,𥪍䇔,立見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力臥切頁碼第348頁,第18字續丁孫
䇔
痿也。从立𣎆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反切魯坐反頁碼第847頁,第4行,第2字述
痿也,從立𦟀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力臥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2000頁,第2字許惟賢第873頁,第11字
痿也。
段注痿者痹也。
从立。𣎆聲。
段注力臥切。十七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