皍
白部9画上下结构U+768D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《字彙補》:古文卽字。註詳卩部七畫。
注解
〔皍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白部。
〔皍〕字拼音是jí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白、𠨐。
〔皍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í] ⑴ 同“即”。《龍龕手鑑•白部》:“皍,古文即字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五下反切子力切頁碼第162頁,第9字續丁孫
卽
異體即、即
卽食也。从皀卪聲。
鉉注徐鍇曰:「卽,就也。」
附注林義光《文源》:「卩,即人字。即,就也……象人就食之形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反切煎弋反頁碼第406頁,第7行,第1字述
卽湌也。從皀卩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卽,猶就也,就食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五下反切子力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864頁,第1字許惟賢第384頁,第1字
卽食也。
段注卽,當作節。《周易》所謂節飮食也。節食者,檢制之使不過。故凡止於是之䛐謂之卽。凡見於經史言卽皆是也。《鄭風・毛傳》曰:卽,就也。
从皀。卪聲。
段注此當云从卩皀,卩亦聲。其訓節食。故从卩皀。卩節古通也。今音子力切。古音在十二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