䬒
風部18画半包围结构U+4B12
意思解释
基本释义
䬒
◎同“飕”。
外语翻译
- to blow chilly; (same as U+98BC 颼) a whizzing sound, a cool breeze; the south-west wind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所鳩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疎鳩切,𡘋音搜。《廣韻》:䬒飋,風貌。趙壹〈迅風賦〉:啾啾䬒䬒,吟嘯相求;阿𨙻裵徊,聲若謌謳。搏之不可得,繫之不可留。張正元〈南風之薰賦〉:䬒飀淒淸。
又,《集韻》:先彫切 —— 同「𩙚」。又,所九切,音叟 —— 義𡘋同。
注解
〔䬒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下,康熙部首是風部。
〔䬒〕字拼音是sōu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風、叜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所鳩切頁碼第449頁,第17字續丁孫
䬒
異體颼
颼飂也。从風叜聲。
蔣注案:䬒字,宋體之字形有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