唫
意思解释
越南字释义
唫
◎同“唅”。
国语辞典解释
唫
yín详细解释
动
1.口吃、话说不清楚。
《说文解字 · 口部》:“唫,口急也。”
2.闭口。
《墨子 · 亲士》:“臣下重其爵,位而不言,近臣则喑,远臣则唫。”《吕氏春秋 · 审应览 · 重言》:“君呿而不唫,所言者莒也。”汉 · 高诱 · 注:“呿,开;唫,闭。”
3.叹息。吟的古字。
《楚辞 · 屈原 · 九章 · 悲回风》:“孤子唫而抆泪兮,放子出而不还。”
4.歌咏。吟的古字。
《汉书 · 卷四五 · 息夫躬传》:“秋风为我唫,浮云为我阴。”唐 · 方干《贻钱塘县路明府》诗:“唫成五字句,用破一生心。”
两岸词典解释
外语翻译
- to hum, to intone, etc. to close, to shut
- chant, ballade, réciter, déclamer, psalmodier, composer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韻會》:巨錦切;《集韻》:渠飲切,𡘋音噤。《說文》:口急也。
义又,閉也。揚子《太𤣥經》:萬物各唫。【註】隂陽唫閉,故曰唫。《黃帝・素問》:呿唫之徵。【註】呿,開口。唫,閉口也。
又,《廣韻》:魚金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魚音切,𡘋音吟 —— 義同。
义又,《玉篇》:古文吟字。註詳四畫。《前漢・息夫躬傳》:秋風爲我唫。
又,《集韻》:祛音切,音欽 —— 口急也。
又,同「崟」。《榖梁傳・僖三十三年》:必於殽之巖唫之下。【釋文】唫,本作崟。一音欽。
注解
〔唫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。
〔唫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jìn、yí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口、金。
〔唫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ìn] ⑴ 口闭。㈡ [yín] ⑴ 同“吟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巨錦切、牛音切頁碼第41頁,第19字續丁孫
唫
口急也。从口金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三反切卻林反頁碼第126頁,第1行,第2字述
口急也。從口金聲。
鍇注臣鍇按:東方朔口唫噤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巨錦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224頁,第2字許惟賢第99頁,第2字
口急也。从口。金聲。
段注巨錦切。七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