㵄
意思解释
基本释义
㵄
◎同“漢”。
外语翻译
- (same as 漢) name of a dynasty, belonging to China, the Milky Way the Han River, (interchangeable 域) a frontier; a boundary; a region; a country, to live; to stay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《說文》古文漢字。註詳上。
注解
〔㵄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㵄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hàn、qià、yù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或、大、;、氵、戈、吴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呼旰切頁碼第360頁,第18字續丁孫
𤁉
異體漢
漾也。東爲滄浪水。从水,𩁘省聲。
鉉注臣鉉等曰:从𩁘省,當作𡏳。而前作相承去土从大,疑兼从古文省。
㵄
異體𣶔
古文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喝散反頁碼第878頁,第1行,第1字述
漾也,東爲滄浪水。從水,難省聲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878頁,第1行,第2字述
古文漢如此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呼旰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2087頁,第2字許惟賢第912頁,第2字
漾也。
段注《尙書》某氏傳曰:泉始出山爲漾。按漾言其微,漢言其盛也。蕭何曰:語曰天漢。其名甚美。
東爲滄浪水。
段注《禹貢》文。《水經》曰:沔水又東過鄖縣南。又東北流。又屈東南,過武當縣東北。注曰:縣西北四十里水中有洲。名滄浪洲。庾仲雍漢水記謂之千齡洲。非也。是世俗語譌。音與字變矣。地記曰:水出荆山。東南流爲滄浪之水。余按《禹貢》言又東爲滄浪之水。不言過而言爲者,明非他水決入也。葢漢,沔水自下有滄浪通稱爾。纏絡鄢郢。地連紀鄀。咸楚都矣。漁父歌之。不違水地。玉裁按鄭注《尙書》滄浪之水,言今謂夏水來同。故世變名焉。本未嘗謂他水決入。若地記云出荆山。是他水決入矣。
从水。難省聲。
段注按𪄿難暵字從𡏳聲。則𤁉下亦云𡏳聲是矣。難省聲葢淺人所改。不知文殷元寒合韵之理也。呼旰切。十四部。
古文漢如此。
段注按古文從或,從大。或者,今之國字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