荝
艹部9画上下结构U+835D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阻力切,音仄。《玉篇》:萴子,藥名,一歲爲萴子,二歲爲烏喙,三歲爲附子,四歲爲烏頭,五歲爲天雄。〈鹽鐵論〉:雖以進壤廣地,如食萴之充腸也。
又,《廣韻》:士力切;《韻會》:實側切,𡘋音崱 —— 草也。
义又,人名。《左傳・昭二十年》:昔𤕤鳩氏始居此地,季萴因之。【註】季萴,虞夏諸侯。
注解
〔萴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。
〔萴〕字拼音是cè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則。
〔萴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è] ⑴ 见“荝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阻力切頁碼第21頁,第1字續丁孫
萴
烏喙也。从艸則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反切齋石反頁碼第78頁,第7行,第1字述
烏喙也。從艸則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本草》:即烏頭也,有大毒。故蘇秦云,飢食烏喙與餓死同患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阻力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120頁,第4字許惟賢第52頁,第4字
烏喙也。
段注《廣雅》。穫,奚毒,附子也。一歲爲萴子。二歲爲烏喙。三歲爲附子。四歲爲烏頭。五歲爲天雄。按《本艸經》有附子,烏頭,天雄三條。云烏頭一名奚毒。一名卽子。一名烏喙。卽子卽萴子,猶鰂鯽一字也。《名醫別錄》又沾側子一條。誤矣。
从艸。則聲。
段注阻力切。一部。按茈𧂀蒐茜等字皆染艸也。乃中隔以萴字。恐後人妄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