舳
意思解释
舳
zhu详细解释
名词
1.形声。从舟,由声。本义:船尾。
2.同本义。
舳,舟尾。 船后曰舳。 舳,船后持舵处也。
stern of a ship;
3.舵。
今齐世庸士之人,不好学问,专以己之愚而负巨任,若无辑舳,济江海而遭大风,漂没于百仞之渊,东流无崖之川。
rudder;
4.船。
舸舰迷津,青雀黄龙之舳。 舳,舳舻也。 舳舻千里。
boat;
5.另见 zhòu。
外语翻译
- stern of ship
- poup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直六切;《集韻》:佇六切;《韻會》:仲六切,𡘋音逐。《說文》:舳艫也。《漢律》名船方長爲舳艫。一曰舟尾。揚子《方言》:船後曰舳。舳制水也。【註】今江東呼柂爲舳。《前漢・武帝紀》:自潯陽浮江,親射蛟江中,獲之,舳艫千里。【註】舳,船後持柂處。郭璞〈江賦〉:舳艫相屬。【註】舳,舟尾也。艫船頭也。
又,《集韻》:余救切,音貁 —— 舟首也。《小爾雅》:船頭謂之舳。
又,直祐切,音胄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舳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舟部。
〔舳〕字拼音是zhú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舟、由,五行属火。
〔舳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舟,由声。本义是船尾。
〔舳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ú] ⑴ 〔~舻〕a.船尾和船头;b.首尾衔接的大船,如“~~千里”,“~~相继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八下反切直六切頁碼第280頁,第15字續丁孫
舳
艫也。从舟由聲。漢律名船方長爲舳艫。一曰舟尾。
鉉注臣鉉等曰:當从胄省乃得聲。
附注段玉裁據《古今韻會舉要》改「艫也」為「舳艫也」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六反切陳六反頁碼第712頁,第5行,第3字述
艫。從舟由聲。漢律名船方長爲舳艫。一曰尾。
鍇注臣鍇曰:「尾,船尾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八下反切直六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1610頁,第3字許惟賢第706頁,第9字
舳艫也。
段注各本艫上刪舳字。今補。此三字爲句。非以艫釋舳也。《韵會》所據本不誤。
从舟。由聲。
段注直六切。三部。
《漢律》名船方長爲舳艫。
段注長當作丈。史,《漢・貨殖傳》皆曰:船長千丈。注者謂總積其丈數。葢漢時計船以丈。每方丈爲一舳艫也。此釋舳艫之謂。二字不分析者也。下文分釋謂船尾舳,謂船頭艫。此分析者也。
一曰船尾。
段注船舊作舟。今正。此單謂舳字也。《方言》曰:舟後曰舳。舳所以制水也。郭云:今江東呼柁爲舳。按《釋名》。船,其尾曰柁。仲長統,郭璞皆用柁字。而《淮南子》作杕。船之有舳。如車之有軸。主乎運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