蔟
意思解释
蔟
cù基本解释
①蚕在上面做茧的东西,通常用稻草做成。蚕~。
②古同“簇”,丛聚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蚕蔟,供蚕作茧的东西。用稻麦杆等堆聚而成。
蔟,行蚕蓐。 帅导群妾,咸循蚕蔟。
a small bundle of straw, etc. ; for silkworms to spin cocoons on;
2.巢。
读为爵蔟之蔟,谓巢也。
柴蔟。
nest;
动词
1.聚集,堆积。
律中太蔟。 野绿蔟草树,眼界蚕秦原。
gather;
2.簇拥。
众官蔟张松见 刘璋。
environ;
外语翻译
- frame on which silkworms spin
- Traube
- bourre qui sert de fixation au cocon, nid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千木切,音簇。《說文》:行蓐。《晉書・左貴𡣕傳》:修成
蔟,分繭理絲。
义又,巢也。《周禮・秋官》蜇蔟氏。【註】鄭司農云:蔟讀爲爵蔟之蔟,謂巢也。
义又,《韻會》與簇同,聚也、攢也。
又,《廣韻》:倉奏切;《集韻》:千𠋫切,𡘋音湊 —— 律名。《禮・月令》:律中太蔟。【註】太蔟,言陽氣大蔟,達于上也。
又,同「簎」。張衡〈西京賦〉:叉蔟之攙捔。【註】楚角切 —— 同「簎」。
考證
《周禮・秋官・蜇蔟氏註》
謹照原文蜇改硩。
注解
〔蔟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。
〔蔟〕字拼音是cù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族,五行属木。
〔蔟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ù] ⑴ 蚕在上面做茧的东西,通常用稻草做成⑵ 古同“簇”,丛聚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千木切頁碼第29頁,第13字續丁孫
蔟
行蠶蓐。从艸族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反切千谷反頁碼第103頁,第3行,第2字述
行蠶蓐。從艸族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即蠶蔟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千木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175頁,第1字許惟賢第76頁,第10字
行蠶蓐。从艸。族聲。
段注千木切。三部。引伸爲六律大蔟字。七豆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