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
意思解释
清
qīng基本解释
①水或其他液体、气体纯净透明,没有混杂的东西,与“浊”相对。~水。~泉。~流(①澄澈的水流,如“一股~~”;②旧时指负有名望,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的士大夫)。~澈。~碧。~朗。~新。~醇。月白风~。
②安静,不烦。冷~。凄~。~闲。~静。~淡。~幽。~谧(宁静)。
③单纯不杂。~唱。~茶。
④明白,明晰。~楚。~晰。~醒。~通(文章层次清楚)。~亮。
⑤一点不留,净尽。~除。肃~。~剿。~洗。~君侧(清除国君身边的亲信)。
⑥整理,查验。~理。~查。~点。~仓。
⑦详细登记。~册。~单。
⑧公正,廉洁。~廉。~正。~官。~绩。
⑨洁净,纯洁。~洁。~爽。冰~玉洁。
⑩高洁,高尚的,高明的。~高。~绮。~雅。~操。~介(清高耿直)。~望(清白高尚的声望)。~识(高明的见识)。
⑪太平,不乱。~平。~泰。~和。
⑫中国朝代名。~代。~宫秘史。
⑬姓。
详细解释
形容词
1.形声。从水,青声。“青”,碧绿透彻,也有表意作用。本义:水清。
2.同本义。与“浊”相对。
沧浪之水清兮。 河水清且涟猗。 举身赴清池。 临清流而赋诗。 发之欲其清。 水尤清冽。
清直(河水清澈顺流貌);清波(清澈的水流);清泚(清清的河水);清涟(清澈的细水波);清活活(水清澈而流动貌);清照(清澈明亮);清悠悠(清澈明亮貌);清深(水色清澈);清酤(清圣。清酒);清雨(清净的雨);清英(清酒);清茗(清茶)
limpid;
3.清洁;洁净;纯洁。
京室密清。 圣人守清道而抱雌节。 身中清。 太清之始也。 伏清白以死直兮。
清人(纯洁的人);清交(纯洁的交情);清休(纯洁美善);清行(纯洁的品行)
clean; pure;
4.清明。
视若清明。 中心不定,则外物不清。
清化(清明的教化);清治(清明的治绩)
clear and bright;
5.清凉。
清有余也。 其候清切。 清风半夜鸣蝉。 清风徐来。
清快(清凉爽快);清风明月(清凉的风,明亮的月);清宫(清凉的宫室);清室(清凉的屋室);清软(清凉柔和)
cool;
6.清冷,凄清。
渌水荡漾清猿啼。 清角吹寒。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。
chilly;
7.清平;太平。
当纣之时,居 北海之滨,以待天下之清也。
清世(清平盛世);清夷(清平安定)
peaceful and orderly;
8.寂静。
以其境过清,不可久居。
quiet;
9.清雅高尚。
举世皆浊我独清,众人皆醉我独醒。
清修如鹤(指人品高洁);清立(清高特立);清抗(清高超拔)
morally lofty or upright;
10.清白。
正直清廉而谦者,宜歌风。
清廉(清白廉洁);清心涂胆(心地清白,肝胆可照);清洁(贞洁);清操(清白的操守);清臣(志行清白的人)
fair;
11.清静;恬静。
太清之始也,和顺以寂漠。
清淡天和(清净淡泊,远离尘世);清冲(恬静淡泊);清佚(清静安逸)
quiet;
12.清正。
清徽雅量,众议攸归。 吴郡张融,清抗绝俗,虽王公贵人,视之傲如也。
清耿耿(清正耿直);清抗(清高正直);清良(清正贤良);清忠(清正忠诚);清徽(清正的风操。高雅的谈吐);清劲(清正刚直)
clear and upright;
13.清廉。
夙夜惟寅,直哉惟清。 少嗜学,履尚清鲠。
清鲠(清廉鲠直):清俭(清廉俭朴);清头(清廉);清己(以清廉之德要求自己);清公(清廉公正)
honest and upright;
14.清香、清馨、清醇。
香远益清。
delicate fragrance;
15.无余。
六月之内交清。
without residue;
16.清雅 。
清微淡远(清雅深远;雅静悠远);清而不寒(清雅而不寒怆);清古(清雅古朴);清吟(清雅吟诵);清旨(清雅美好);清坐(清雅的席位)
elegant;
17.通“精”。纯粹。
清神生心,心生规,规生矩。 其气不清则欲瞑。
pure;
名词
1.朝代名 。公元1616—1911年,满族人爱新觉罗·努尔哈赤所建。初名后金,1636年改为清。1644年入关,定都北京。
视清季有加。
the Qing Dynasty;
2.滤去酒糟的甜酒。
清酌庶羞(祭祀用酒和众多佳肴)
rice wine;
3.通“圊”。粪槽,厕所。
修採清,易道路。
latrine;
4.姓。
动词
1.清理 。
清定(清理考核);清宫(清理宫室);清剔(清理除去);清仓(清理仓库);清产核资(清理财产,核定资金)
liquidate;
2.清除。
请诛晁错,以清君侧。
清跸(帝王出行时清除道路,禁止行人;也作属某人管辖,不受别人侵扰的地盘,含敬意);清革(清除);清烟道
clear;
3.付款结 [帐] 。
帐清了吗。
settle;
4.数 。
清一清行李的件数
count;
国语辞典解释
清
qīng详细解释
形
1.澄净、纯洁。与“濁”相对。
《诗经 · 魏风 · 伐檀》:“河水清且涟猗。”
清洁、清澈。
2.高洁、廉洁。
元 · 郑廷玉《冤家债主 · 第四折》:“法正天须顺,官清民自安。”
清望、清廉、清士。
3.寂静。
冷清、清静。
4.秀美。
唐 · 杜甫《戏为六绝句》六首之五:“不薄今人爱古人,清词丽句必为邻。”
眉清目秀。
5.安定、太平。
《文选 · 曹植 · 送应氏诗二首之一》:“清时难屡得,嘉会不可常。”
清平盛世。
副
1.单纯的。
清一色、清唱。
2.净尽、一点也不留。
债还清了。、书款付清了。
3.详细、明白。
点清数目、查清户口、誊清作文。
动
1.使干净、使整齐。
清洗、清理、清除。
2.整顿。
清党、肃清。
3.结帐。
清帐、清算、结清余欠。
4.点检(清楚)。
《儒林外史 · 第六回》:“你们各人管的田房、利息帐目,都连夜攒造清完,先送与我逐细看过。”
清点、清仓。
名
1.朝代名。参见“清朝”条。
2.参见“血清”条。
3.姓。如宋代有清贤。
两岸词典解释
清
qīng详细解释
1.(液体或气体)纯净,没有杂质(与“濁”相对)。
清泉、清澈、激浊扬清、河清海晏。
2.洁净;纯洁。
跳进黄河洗不清、清白、冰清玉洁。
3.单纯;没有掺杂或配合的东西。
清炖、清煮、清唱、一杯清茶。
4.使纯洁;使干净。
坚壁清野、清除、清洗。
5.清楚;明白。
清晰、划清界限、问清底细、说不清道不明。
6.使清楚;点验;一点不留。
清理、清欠、肃清。
7.廉洁。
清正、清廉、清官、弊绝风清。
8.寂静。
清静、冷清、凄清。
9.清秀。
眉清目秀。
10.安定。
清平世界。
11.朝代名(1644—1911)。满族人爱新觉罗‧努尔哈赤所建立,后被辛亥革命推翻。1644年入山海关,定都北京。
12.姓。
外语翻译
- clear, pure, clean; peaceful
- klar (Adj), erfreulich, angenehm (Adj), geklärt (Adj), Qing-Dynastie (1644-1911) (S)
- clair, pur, distinct, net, liquider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七情切;《集韻》:親盈切,𡘋音淸。《說文》:厠淸也。徐鍇曰:厠古謂之淸者,言汚穢常當淸除也。《博雅》:圂厠也。《釋名》:雜也,言人雜厠其上也。
又,《集韻》:倉經切,音靑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圊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囗部。
〔圊〕字拼音是qīng,全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囗、青,五行属金。
〔圊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qīng] ⑴ 厕所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七情切頁碼第367頁,第30字續丁孫
淸
異體清
朖也。澂水之皃。从水靑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親貞反頁碼第900頁,第7行,第2字述
朖也,澂水之皃。從水青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七情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第2198頁,第4字許惟賢第956頁,第9字
朖也。澂水之皃。
段注朖者,明也。澂而後明。故云澂水之皃。引伸之,凡潔曰淸。凡人潔之亦曰淸。同瀞。
从水。青聲。
段注七情切。十一部。
白话解释
清,水净透明。水澄澈的样子。字形采用“水”作边旁,“青”是声旁。
字形解说
戰國文字、篆文之字形從水、青聲。從水,表示與水相關;青聲,表示音讀。隸變作,楷定作清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金文、戰國文字或於青聲之下增益口形,與字義無涉,乃古文字之通例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