𦵹
⺿部14画上下结构U+26D79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《集韻》與菼同。
注解
〔𦵹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。
〔𦵹〕字拼音是tǎ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剡。
〔𦵹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tǎn] ⑴ 同“菼”。《説文•艸部》:“𦵹,雚之初生。一曰薍,一曰鵻。从艸,剡聲。菼,𦵹或从炎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土敢切頁碼第22頁,第16字續丁孫
𦵹
𦼉之初生。一曰薍。一曰鵻。从艸剡聲。
菼
𦵹或从炎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反切忒敢反頁碼第84頁,第1行,第1字述
雚之初生,一曰薍,一鵻。從艸剡聲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84頁,第2行,第1字述
𦵹或從炎。
鍇注臣鍇按:《爾雅・釋言》云「菼,鵻」,下注云:「菼草色如鵻,在青白之間。」臣以爲此帛色名。染之如生菼色染之,如今人所染麥緑也。葢此菼亦名爲鵻,非獨其色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土敢切古音第八部頁碼第132頁,第2字許惟賢第57頁,第4字
𦼉之初生。一曰薍。一曰騅。
段注騅各本作鵻。今依《爾雅》。兩一曰,謂𦵹之一名也。《釋言》云:菼,騅也。菼,薍也《王風》傳云:菼鵻也。蘆之初生者也。箋云:菼,薍也。按毛釋爲鵻。恐其與蓷無別也。故又申之曰:蘆之初生者也。菼別於蘆。析言之也。統言之則菼亦偁蘆。鄭恐𦼉葦無別也。故又申之曰薍也。𦵹與騅皆言其靑色。薍言其形。細莖稹密。許云𦼉之初生。亦以正毛也。
从艸。剡聲。
段注土敢切。八部。
𦵹或从炎。
段注《經典》皆作此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