騅
国语辞典解释
騅骓
zhuī详细解释
名
1.毛色苍白相杂的马。
《尔雅 · 释畜》:“苍白杂毛,骓。”《诗经 · 鲁颂 · 𩧲》:“有骓有駓,有骍有骐。”《史记 · 卷七 · 项羽本纪》:“力拔山兮气盖世,时不利兮骓不逝。”
2.姓。如晋代有骓歂。
外语翻译
- piebald hors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職追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朱惟切,𡘋音錐。《爾雅・釋畜》:蒼白雜毛,騅。《詩・魯領》:有騅有駓。
义又,姓。《左傳》:晉大夫騅
又,人名。《左傳》:荀騅。【註】騅音隹,晉大夫。
义又,黃騅,魚名。《古今注》:兗州人呼黃鯉爲黃騅。
注解
〔騅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上,康熙部首是馬部。
〔騅〕字拼音是zhu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馬、隹。
〔騅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uī] ⑴ 见“骓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上反切職追切頁碼第322頁,第7字續丁孫
騅
馬蒼黑雜毛。从馬隹聲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黑當作白,《釋嘼》、毛傳皆云:『蒼白襍毛曰騅。』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九反切專唯反頁碼第792頁,第7行,第1字述
馬蒼黒雜毛。從馬隹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蘆鵻色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上反切職追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844頁,第1字許惟賢第806頁,第1字
馬蒼黑襍毛。
段注黑當作白。《釋嘼》、《毛傳》皆云:蒼白襍毛曰騅。蒼者,靑之近黑者也。白毛與蒼毛相閒而生,是爲靑馬。雖深於靑白襍毛之騘,未黑也。若黑毛與蒼毛相閒而生,則幾深黑矣。《釋言》曰:菼,騅也。《王風》傳曰:菼,薍也。萑之初生者。《艸部》曰:𦵹者,萑之初生。一曰騅。此以同色名之。觀萑葦之初生之色。則知蒼白之不可易矣。《六書故》云:徐本作白。正謂唐本不作白也。
从馬。隹聲。
段注職追切。十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