荔
意思解释
荔
lì基本解释
◎〔~枝〕①常绿乔木,果实球形,果实外壳有瘤状突起,熟时紫红色,果肉白色半透明,多汁,味甜美;②这种植物的果实。均亦称“离枝”、“丹荔”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草名。即“马蔺” 。又名“马荔”。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,须根长而坚硬,叶片狭线形,花蓝色。花及种子可入药,叶可造纸,根可制刷子。
Chinese iris;
2.荔枝 。
荔子(即荔枝)
litchi;
国语辞典解释
荔
lì详细解释
名
1.植物名。即马蔺。鸢尾科鸢尾属,多年生草本。根须长而坚硬,叶条形,质硬无剑脊。叶可造纸,根可制为刷子,种子为止血药。
清 · 王念孙《广雅疏证 · 卷一〇上 · 释草》:“马薤,荔也。”疏证:“蠡、蔺、荔,一声之转,故张氏注子虚赋谓之马荔、马荔犹言马蔺也。荔,叶似薤而大,则马薤之所名也。”
2.参见“荔枝”条。
外语翻译
- lichee
- Litschi (Bio)
- nephelium, lyche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《說文》同「茘」。
注解
〔荔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。
〔荔〕字拼音是lì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劦,五行属木。
〔荔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lì] ⑴ 〔~枝〕①常绿乔木,果实球形,果实外壳有瘤状突起,熟时紫红色,果肉白色半透明,多汁,味甜美;②这种植物的果实。均亦称“离枝”、“丹荔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郞計切頁碼第30頁,第13字續丁孫
荔
艸也。似蒲而小,根可作㕞。从艸劦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反切婁惠反頁碼第105頁,第6行,第2字述
艸也,似蒲而小根,可作刷。從艸劦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本草》:馬藺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郞計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81頁,第3字許惟賢第79頁,第3字
艸也。佀蒲而小。根可作刷。
段注《月令》。十一月,荔挺出。鄭云:荔挺,馬薤也。鄭以荔挺爲艸名。蔡邕《章句》云:荔佀挺。高注呂覽云:荔艸挺出。則以挺下屬。歙程氏瑶田曰:荔,今北方束其根以刮鍋。李時珍以馬帚之荓當之。誤也。按刷各本作㕞。今依《顏氏家訓》正。上文曰䓛,刷也。
从艸。劦聲。
段注郞計切。十五部。籒文作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