𧆐
⺿部28画上下结构U+27190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古禫切,音感。《說文》:草也。
又,《廣韻》:古送切,音貢 —— 薏苡別名。《博雅》:𧆐實,薏苡也。
又,古暗切,音紺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𧆐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。
〔𧆐〕字拼音是gà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贛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古送切、古禫切頁碼第20頁,第14字續丁孫
𧆐
艸也。从艸𥫔聲。一曰薏苢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控反反切卷控反頁碼第77頁,第3行,第1字述卷二
艸也。從艸贛聲。一曰薏苡。
鍇注臣鍇按:《本草》:「薏苡,一名𧆐米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古送切、古禫切古音第七、八部頁碼第115頁,第5字許惟賢第50頁,第3字
艸也。从艸。贛聲。
段注古送切。又古禫切。古音在七八部。轉入九部。
一曰薏苢。
段注《本艸》曰:一名𧆐。音感。卽此字。陶隱居云:交阯實大者名𦼮珠。𦼮與𧆐雙聲字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