羕
⺷部11画上下结构U+7F95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《字彙》同「𦍛」。
注解
〔羕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羊部。
〔羕〕字拼音是yà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𦍌、永。
〔羕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àng] ⑴ 水长流:“江之~矣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余亮切頁碼第382頁,第1字續丁孫
羕
異體𦍛
水長也。从永羊聲。《詩》曰:「江之羕矣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二反切余亮反頁碼第927頁,第5行,第1字述
水長也。從永羊聲。《詩》曰:「江之羕矣。」
鍇注臣鍇曰:「蜀有彭羕。樣、漾從此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余亮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2277頁,第1字許惟賢第990頁,第8字
水長也。
段注引申之爲凡長之偁。《釋詁》曰:羕,長也。
从永。羊聲。
段注余亮切。十部。
詩曰:江之羕矣。
段注《漢廣》文。《毛詩》作永。《韓詩》作羕。古音同也。《文選・登樓賦》。川旣漾而濟深。李注引《韓詩》江之漾矣。薛君曰:漾,長也。漾乃羕之譌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