睴
目部14画左右结构U+7774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古鈍切,滾去聲。《說文》:大目出也。《六書故》:目急出也。
义又,《類篇》:睴睴,視貌。
义又,人名。南唐大將軍皇甫睴。
又,《集韻》:五困切,音諢。又,《廣韻》:胡本切;《集韻》:戸袞切,𡘋音混 —— 義𡘋同。
注解
〔睴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目部。
〔睴〕字拼音是hù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目、軍。
〔睴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hùn] ⑴ 眼珠大而突出。⑵ 视貌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上反切古鈍切頁碼第104頁,第17字續丁孫
睴
大目出也。从目𠣞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七反切工鈍反頁碼第273頁,第6行,第3字述
大目出也。從目軍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上反切古鈍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518頁,第8字許惟賢第232頁,第11字
大目出也。
段注目本大而又出其目也。《考工記》。望其轂。欲其眼也。注。眼出大皃也。陸云:魚𢡆反。按此鄭謂眼爲睴之假借也。
从目。軍聲。
段注古鈍切。十三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