宗主
拼音zōng zhǔ
注音ㄗㄨㄥ ㄓㄨˇ
繁体宗主
词语解释
宗主[ zōng zhǔ ]
⒈ 指宗子。一姓的继承人。列入宗庙的神主。宗旨,主旨。本源。众所景仰归依者;某一方面的代表与权威。
引证解释
⒈ 指宗子。一姓的继承人。 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七年》:“齐 崔杼 生 成 及 彊 而寡,娶 东郭姜,生 明 …… 崔成 有病而废之,而立 明。
引成 请老于 崔,崔子 许之, 偃 与 无咎 弗予,曰:‘ 崔,宗邑也,必在宗主。’”
杜预 注:“宗邑,宗庙所在。宗主,谓 崔明。”
⒉ 列入宗庙的神主。
引《左传·昭公十九年》:“冬, 晋 人使以币如 郑。问 駟乞 之立故……大夫谋对, 子产 不待而对客曰:‘ 郑国 不天,君之二三臣札瘥夭昏,今又丧我先大夫 偃,其子幼弱,其一二父兄惧队宗主,私族於谋,而立长亲。’”
孔颖达 疏引 服虔 曰:“祏主藏於宗庙,故曰宗主。”
⒊ 众所景仰归依者;某一方面的代表与权威。
引《三国志·魏志·傅嘏传》“嘏 弱冠知名” 裴松之 注引《傅子》:“是时 何晏 以材辩显於贵戚之间; 邓颺 好变通,合徒党,鬻声名於閭阎;而 夏侯玄 以贵臣子少有重名,为之宗主,求交於 嘏 而不纳也。”
《晋书·羊祜传》:“故太傅、 鉅平侯 羊祜 明德通贤,国之宗主,勋参佐命,功成平 吴。”
唐 元稹 《上令狐相公诗启》:“江湖间多新进小生,不知天下文有宗主,妄相倣傚,而又从而失之,遂至於支离褊浅之词,皆目为 元和 诗体。”
宋 王应麟 《困学纪闻·评文》:“此语亦是 沉 谢 辈为儒林宗主时,好作奇语,故后生立论如此。”
《西湖佳话·白堤政迹》:“唐 时以诗取士,有一位前辈老先生,叫做 顾况,大有才名。一时名士,俱推重他为诗文宗主。”
⒋ 本源。
引《云笈七籤》卷一:“无形无名者,万物之宗也。不温,不凉;不宫,不商。听之不可得而闻,视之不可得而彰,体之不可得而知,味之不可得而尝。故其为物也,则混成;为象也,则无形;为音也,则希声;为味也,则无呈;故能为品物之宗主,包通天地靡使不经也。”
⒌ 宗旨,主旨。
引清 薛福成 《出使四国日记·光绪十六年十月二十六日》:“《管子》一书,以富国强兵为宗主。然其时去 三代 未远,其言之粹者,非尽失先王遗意也。”
国语辞典
宗主[ zōng zhǔ ]
⒈ 大众所归附景仰的人。
引《晋书·卷三四·羊祜传》:「故太傅、巨平侯羊祜,明德通贤,国之宗主。」
唐·元稹〈上令狐相公诗启〉:「江湖间多有新进小生,不知天下文有宗主,妄相倣傚,而又从而失之。」
⒉ 宗庙的神主。
引《左传·昭公十九年》:「其子幼弱,其一二父兄惧队宗主,私族于谋,而立长亲。」
⒊ 一宗之主。指宗子。
引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七年》:「崔,宗邑也,必在宗主。」
英语head of a clan, natural leader, person of prestige and authority in a domain, suzerain
德语Oberherr (S)
相关词语
- zhēn shuǎng贞爽
- zhōng xiāo wǔ中宵舞
- zhī zhí祗直
- zǎo shù澡潄
- zǐ mèi huā姊妹花
- zǔ zǔ sūn sūn祖祖孙孙
- zhà yá炸牙
- zhàn róng战容
- zhuì zhào缀兆
- zǐ wài xiàn紫外线
- zhòng xīng huán jí众星环极
- zhēn zhì贞质
- zì shì自释
- zhé jiǎn折简
- zòu míng奏明
- zāo gāo糟糕
- zhōng líng忠灵
- zuò fǎn作反
- zhōng wài hé zī jīng yíng qǐ y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
- zào yáo shēng fēi造谣生非
- zī huàn资宦
- zhè shān wàng zhe nà shān gāo这山望着那山高
- zhèng zhī正支
- zuǒ xíng左行
- zài jī再朞
- zhí yán zhèng jiàn直言正谏
- zuò dà作大
- zōng gōng宗工
- zhǎng zhí掌执
- zhēn shén甄神
- zuì háo醉毫
- zhuō sè拙涩
- zhì zé治择
- zhā zǐ查滓
- zhōng zhí钟值
- zhì wén制文
- zhòu niǎo噣鸟
- zhēng yī kǒu qì争一口气
- zhān zhūn邅迍
- zhī jìn néng suǒ知尽能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