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庸
拼音zhōng yōng
注音ㄓㄨㄥ ㄩㄥ
繁体中庸
词性名词,形容词
词语解释
中庸[ zhōng yōng ]
⒈ 儒家的道德标准,待人接物不偏不倚,调和折中。
例中庸之为德也,甚至矣乎!——《论语·雍也》
英the golden mean (of the Confucian school);
⒉ 见“四书”
英The Doctrine of the Mean;
⒊ 德才平常;中材。
例材能不及中庸。——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
英mediare;
引证解释
⒈ 儒家的政治、哲学思想。主张待人、处事不偏不倚,无过无不及。
引《论语·雍也》:“中庸之为德也,其至矣乎。”
何晏 集解:“庸,常也,中和可常行之道。”
唐 柳宗元 《祭吕衡州温文》:“洎乎获友君子,乃知适於中庸,削去邪杂,显陈直正。”
明 姚士麟 《见只编》卷中:“但恐违中庸,行怪不可率。”
李大钊 《民彝与政治》:“判其曲直,辨其诚伪,校其得失,衡其是非,必可修一中庸之道。”
⒉ 指平庸、妥协、保守、不求上进。
引鲁迅 《华盖集·通讯》:“惰性表现的形式不一,而最普通的,第一是听天任命,第二就是中庸。”
⒊ 中等;平常。
引《荀子·王制》:“元恶不待教而诛,中庸民不待政而化。”
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教子》:“上智不教而成,下愚虽教无益;中庸之人,不教不知也。”
唐 刘知几 《史通·品藻》:“上智、中庸等差有叙。”
⒋ 指中等、平庸的人。
引《文选·贾谊<过秦论>》:“材能不及中庸。”
李善 注:“言不及中等庸人也。”
《晋书·高光传论》:“下士竞而文,中庸静而质。”
清 俞樾 《茶香室续钞·三阶》:“言人有三等,贤、愚、中庸。”
国语辞典
中庸[ zhōng yōng ]
⒈ 待人处事不偏不倚,无过无不及。
引《论语·雍也》:「中庸之为德也,其至矣乎!」
《礼记·中庸》:「君子中庸,小人反中庸。」
⒉ 才德平凡,指一般常人。
引《文选·贾谊·过秦论》:「材能不及中庸,非有仲尼、墨翟之贤,陶朱、猗顿之富。」
⒊ 礼记篇名。相传为子思所作,阐述中庸之道。宋朱熹将其从礼记中抽出,与《大学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合为四书。
⒋ 流行语。中间很臃肿。
例如:「人到中年,身材也中庸起来。」
英语the Doctrine of the Mean, one of the Four Books 四書|四书[Si4 shu1], golden mean (Confucianism), (literary) (of person) mediocre, ordinary
德语Mäßigung (S), moderat (Adj)
法语Zhong Yong
相关词语
- zì shì自释
- zhēng yī kǒu qì争一口气
- zhōng xiāo wǔ中宵舞
- zhòng xīng huán jí众星环极
- zhǎng zhí掌执
- zǐ wài xiàn紫外线
- zhī jìn néng suǒ知尽能索
- zhōng zhí钟值
- zhàn róng战容
- zòu míng奏明
- zhī zhí祗直
- zhé jiǎn折简
- zhì wén制文
- zhōng líng忠灵
- zhèng zhī正支
- zhì zé治择
- zhuō sè拙涩
- zhuì zhào缀兆
- zhēn shén甄神
- zǎo shù澡潄
- zhōng wài hé zī jīng yíng qǐ y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
- zī huàn资宦
- zào yáo shēng fēi造谣生非
- zuò fǎn作反
- zuì háo醉毫
- zhēn zhì贞质
- zài jī再朞
- zhà yá炸牙
- zāo gāo糟糕
- zǔ zǔ sūn sūn祖祖孙孙
- zhí yán zhèng jiàn直言正谏
- zuò dà作大
- zǐ mèi huā姊妹花
- zuǒ xíng左行
- zhēn shuǎng贞爽
- zhè shān wàng zhe nà shān gāo这山望着那山高
- zhòu niǎo噣鸟
- zhān zhūn邅迍
- zōng gōng宗工
- zhā zǐ查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