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词典 >

应声虫的意思

yìng shēng chóng

应声虫


拼音yìng shēng chóng

注音一ㄥˋ ㄕㄥ ㄔㄨㄥˊ

繁体應聲蟲

词性名词

词语解释

应声虫[ yìng shēng chóng ]

⒈ 传说唐·宋时有人患怪病,腹内生虫;人说话,虫即小声应之,是为应声虫。比喻自己无主见,只知随声附和的人。

引证解释

⒈ 传说 唐 宋 时有人患怪病,腹内生虫;人说话,虫即小声应之,是为应声虫。 宋 庞元英 《文昌杂录》等亦记载此事。最早的记载见于 唐 刘餗 《隋唐嘉话》卷中与 张鷟 《朝野佥载》卷一,但未提及应声虫。参见“应病”。

宋 范正敏 《遯斋闲览·人事》:“余友 刘伯时,尝见 淮西 士人 杨勔,自言中年得异疾,每发言应答,腹中輒有小声效之。数年间,其声浸大。有道士见之惊曰:‘此应声虫也,久不治延及妻子。宜读《本草》,遇虫所不应者,当取服之。’ 勔 如言,读至雷丸,虫忽无声,乃顿饵数粒,遂愈。”

⒉ 比喻自己无主见,只知随声附和的人。

清 袁枚 《随园诗话》卷六:“杨用修 笑今之儒者,皆 宋 儒之应声虫。吾以为 孔颖达,真 郑康成 之应声虫也。”
沙汀 《困兽记》十五:“只有 吕康 一点不肯让步,申言他要坚持他的意见到底,不愿做应声虫。”

国语辞典

应声虫[ yìng shēng chóng ]

⒈ 随声答和的昆虫。本指唐代洛州人士所得的怪病,每发言则喉中有回应之声。见唐·张鷟《朝野佥载·卷一》。后比喻胸无定见,随声附和的人。

明·田艺蘅《留青日札摘抄·卷四·非文事》:「已无特见,一一随人之声而和之,譬之应声虫焉。」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