岘山
拼音xiàn shān
注音ㄒ一ㄢˋ ㄕㄢ
繁体峴山
词语解释
岘山[ xiàn shān ]
⒈ 山名。在湖北襄阳县南。又名岘首山。东临汉水,为襄阳南面要塞。西晋羊祜镇襄阳时,常登此山,置酒吟咏。
⒉ 山名。在浙江湖州市南。本名显山,后避唐中宗(李显)讳,改名岘山。宋苏轼任湖州太守时,曾登此山,有诗云:“吴兴胜襄阳,万瓦浮青冥。我非羊叔子,愧此岘山亭。”
⒊ 山名。在浙江东阳县南。原名三丘山。晋义熙间殷仲文守东阳,常登此山。后人比之羊祜,因亦名岘山。
引证解释
⒈ 山名。在 湖北 襄阳县 南。又名 岘首山。东临 汉水,为 襄阳 南面要塞。 西晋 羊祜 镇 襄阳 时,常登此山,置酒吟咏。
引《晋书·羊祜传》:“祜 乐山水,每风景,必造 峴山,置酒言咏,终日不倦。”
唐 孟浩然 《岘山送朱大去非游巴东》诗:“峴山 南郭外,送别每登临。”
宋 韦居安 《梅磵诗话》卷上:“羊叔子 镇 襄阳,尝与从事 邹湛 登 峴山,慨然有‘湮没无闻’之嘆, 峴山 因是以传。”
⒉ 山名。在 浙江 湖州市 南。本名 显山,后避 唐中宗 ( 李显 )讳,改名 岘山。
引宋 苏轼 任 湖州 太守时,曾登此山,有诗云:“吴兴 胜 襄阳,万瓦浮青冥。我非 羊叔子,愧此 峴山亭。”
⒊ 山名。在 浙江 东阳县 南。原名 三丘山。晋 义熙 间 殷仲文 守 东阳,常登此山。后人比之 羊祜,因亦名 岘山。
相关词语
- xuān zhèn宣振
- xùn xiá训狎
- xǐ xīn洗心
- xiǎo míng jiā小名家
- xiāo zú骁卒
- xìn cì信次
- xìn chàng衅鬯
- xiě wàng写望
- xún mì询觅
- xuè yù血郁
- xiù lì秀立
- xiāng lì相丽
- xié fù谐附
- xí bù xiá nuǎn席不暇暖
- xuè sì血祀
- xuán héng璇衡
- xīn xīn昕昕
- xiāng huáng qí厢黄旗
- xīng huò pù星货铺
- xún gēng巡耕
- xū jǐng墟井
- xuán yǒng悬涌
- xuān mù儇目
- xiū bǎo休宝
- xíng yín shī rén行吟诗人
- xiáng lì祥历
- xuán jiàn玄鉴
- xiè bù谢步
- xī yóu bǔ西游补
- xuán qián zhuǎn kūn旋干转坤
- xià gōng fū下工夫
- xíng bù lǚ wēi行不履危
- xīng lì星历
- xīn qìng欣庆
- xiào càn笑粲
- xié chén谐臣
- xié zhēn鲑珍
- xiē pāi歇拍
- xún jiū寻究
- xiān yì鲜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