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纱帽
拼音wū shā mào
注音ㄨ ㄕㄚ ㄇㄠˋ
繁体烏紗帽
词性名词
词语解释
乌纱帽[ wū shā mào ]
⒈ 古代官吏戴的一种帽子,比喻官位。
例丢乌纱帽。
英black gauze cap; official position;
引证解释
⒈ 帽名。 东晋 成帝 时宫官著乌纱帢。 南朝 宋 始有乌纱帽,直至 隋 代均为官服。 唐 初曾贵贱均用,以后各代仍多为官服。参阅 唐 刘肃 《大唐新语·厘革》。
引《宋书·五行志一》:“明帝 初,司徒 建安 王休仁 ……制乌纱帽,反抽帽裙,民间谓之‘司徒状’,京邑翕然相尚。”
五代 马缟 《中华古今注·乌纱帽》:“武德 九年十一月, 太宗 詔曰:‘自今已后,天子服乌纱帽,百官士庶皆同服之。’”
宋 陆游 《探梅》诗:“但判插破乌纱帽,莫记吹落黄金船。”
《西游记》第八回附录:“小姐一见 光蕊 人材出众,知是新科状元,心内十分欢喜,就将綉毬抛下,恰打着 光蕊 的乌纱帽。”
⒉ 指官位;领导地位。
引明 冯惟敏 《清江引·八不用》曲:“乌纱帽,满京城日日抢,全不在贤愚上……谁是谁非不用讲。”
浩然 《艳阳天》第一一四章:“﹝ 马之悦 ﹞唯恐掉了乌纱帽,他肯自己把自己往大狱里头推?没那事儿!”
毕方 锺涛 《千重浪》第十二章:“洪长岭 点头道:‘来,当然来!摘了我的乌纱帽,还能摘走我干革命的这颗心?!’”
国语辞典
乌纱帽[ wū shā mào ]
⒈ 以乌纱制成的帽子。原为便帽,明代始定为官帽,亦指官职。
引《明史·卷六七·舆服志三》:「文武官常服,洪武三年定,凡常朝视事,以乌纱帽、团领衫、束带为公服。」
相关词语
- wěi jué痿蹷
- wǔ bì五辟
- wén sōu dīng jiǎ文搜丁甲
- wén xué shè文学社
- wù xù鋈续
- wú chéng芜城
- wǎ là guó瓦剌国
- wú piān wú bēi无偏无陂
- wéi qiè韦箧
- wài mǔ外母
- wēi nǎo mào危脑帽
- wěi zhàng委杖
- wǔ chá午茶
- wáng rì亡日
- wǔ fèng舞凤
- wáng liú王刘
- wǎn jìn晩近
- wū yín乌银
- wēi ěr xùn威耳逊
- wéi qiáng帷墙
- wěi liè猥劣
- wǔ wáng zhàng五王帐
- wēi jìn威禁
- wù wài rén物外人
- wù shuí兀谁
- wēi fèng威凤
- wú bō无拨
- wěi jì猥计
- wài jì外祭
- wēi xié微邪
- wāi fēng xié qì歪风邪气
- wēi kù威酷
- wán měi jìng jiè完美境界
- wǎn lōu挽搂
- wén jī wǔ闻鸡舞
- wàng yáng ér tàn望洋而叹
- wú lèi无类
- wēng zhòng翁仲
- wù máng máng雾茫茫
- wú shēng wú xiù无伤无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