铜像
拼音tóng xiàng
注音ㄊㄨㄥˊ ㄒ一ㄤˋ
繁体銅像
词性名词
词语解释
铜像[ tóng xiàng ]
⒈ 用青铜所雕刻或塑造的形象(如人或兽)
英bronze statue;
引证解释
⒈ 亦作“铜象”。
⒉ 铜铸的神像或人像。
引《宋书·隐逸传·戴颙》:“自 汉 世始有佛像…… 宋 世子铸丈六铜像於 瓦官寺。”
《旧唐书·食货志上》:“长安城 中竞为盗铸,寺观鐘及铜象,多坏为钱。”
宋 吴曾 《能改斋漫录·记事》:“大慈寺 有 蜀后主 王衍 铜像, 程公堂 权帅,毁以铸鐘。”
郭孝成 《陕西光复记》:“此日金戈飞舞,他年铜像嵯峨。”
⒊ 比喻为人供奉而无发言权的偶像。
引王蒙 《悠悠寸草心》:“唐夫人 忿忿地说:‘恁什么让一个地委书记去当铜像?’ 老唐 笑而不答,显然当‘铜像’也可以。”
国语辞典
铜像[ tóng xiàng ]
⒈ 以铜塑铸成的人像,纪念有特殊勋劳的人。
引《宋书·卷九三·隐逸传·戴颙传》:「宋世子铸丈六铜像于瓦官寺,既成,面恨瘦。」
《五代史平话·周史·卷下》:「世宗曰:『佛以寂灭为事,以有身为幻,苟利众生,虽割舍身命有所不恤,况区区之铜像哉?』」
相关词语
- tuí jiào颓教
- tiān kāi tú huà天开图画
- tán cáo檀槽
- tà jī踏缉
- tǎ dūn塔墩
- tǐ fǎng体访
- tǎo kǒu zǐ讨口子
- tú móu bù guǐ图谋不轨
- tóng zhì同治
- táo yì逃佚
- tuó tā橐他
- tiě xiǎng bǎn铁响板
- tián hú田胡
- tiān mù shān天目山
- tāo tāo bù qióng滔滔不穷
- táo zuì逃罪
- tòng jí痛疾
- tì jīng惕兢
- tǔ fēng土蜂
- táo jūn陶均
- tuí qiān颓迁
- tiān jiǔ天九
- tuō shì托事
- tuì qì退弃
- tān xiān贪憸
- tái gé抬阁
- tiān gòu天构
- tóng shān铜山
- tiān miào天庙
- tuǐ shì腿事
- tú nán图南
- tián sī sī甜丝丝
- tián chē田车
- táo róng淘融
- téng yǐ藤椅
- táng zhèng棠政
- tōng gǔ通谷
- tào jiān套间
- tóng huǒ同夥
- tù yǐng兔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