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解释
铁蒺藜[ tiě jí lí ]
⒈ 蒺藜状的尖锐铁器。战时置于路上或水中,用以阻止敌方人马前进。
引证解释
⒈ 蒺藜状的尖锐铁器。战时置于路上或水中,用以阻止敌方人马前进。
引《六韬·军用》:“狭路微径,张铁蒺藜,芒高四寸,广八寸,长六尺以上,千二百具。”
宋 高承 《事物纪原·戎容兵械·铁蒺藜》:“诸葛亮 与 司马懿 相持於 武功 五丈原。亮 卒, 懿 追之。 亮 长史 杨仪 多布铁蒺藜。”
《水浒传》第六八回:“吴用 止住,便教军马就此下寨,四面掘了濠堑,下了铁蒺藜。”
国语辞典
铁蒺藜[ tiě jí lí ]
⒈ 一种古代军用的障碍物。以尖锐的三角形铁片联缀成串,形若草本植物蒺藜,通常布置于道路上或浅水中,用以阻止敌人的侵入。
引《武备志·兵诀评·六韬·虎韬·军用》:「狭路微径张铁蒺藜,芒高四寸,广八尺、长六尺以上,千二百具。」
《水浒传·第四七回》:「更兼死路里,地下埋藏著竹签、铁蒺藜。」
⒉ 武器名。古代武侠所用的一种金属带刺的暗器。
相关词语
- tuō shì托事
- tiān jiǔ天九
- tǔ fēng土蜂
- tuó tā橐他
- tóng shān铜山
- tù yǐng兔颖
- tān xiān贪憸
- tuí jiào颓教
- tián hú田胡
- tuí qiān颓迁
- tiān miào天庙
- tiān mù shān天目山
- tú nán图南
- táo jūn陶均
- téng yǐ藤椅
- tián sī sī甜丝丝
- táo zuì逃罪
- tòng jí痛疾
- tuǐ shì腿事
- táo róng淘融
- tōng gǔ通谷
- tào jiān套间
- tà jī踏缉
- tǎ dūn塔墩
- táo yì逃佚
- tuì qì退弃
- tián chē田车
- tì jīng惕兢
- tiān gòu天构
- tiān kāi tú huà天开图画
- tán cáo檀槽
- tú móu bù guǐ图谋不轨
- táng zhèng棠政
- tiě xiǎng bǎn铁响板
- tóng zhì同治
- tǐ fǎng体访
- tāo tāo bù qióng滔滔不穷
- tóng huǒ同夥
- tái gé抬阁
- tǎo kǒu zǐ讨口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