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马
拼音tiān mǎ
注音ㄊ一ㄢ ㄇㄚˇ
繁体天馬
词语解释
天马[ tiān mǎ ]
⒈ 骏马的美称。
⒉ 传说中兽名。
⒊ 神马。
⒋ 星名。属于西方七星中的奎宿。
⒌ 螳螂的别名。
引证解释
⒈ 骏马的美称。
引《史记·大宛列传》:“初天子发书《易》,云‘神马当从西北来’。得 乌孙 马好,名曰‘天马’。及得 大宛 汗血马,益壮,更名 乌孙 马曰‘西极’,名 大宛 马曰‘天马’云。”
三国 魏 阮籍 《咏怀》之五:“天马出西北,由来从东道。”
唐 王维 《送刘司直赴安西》诗:“苜蓿随天马,蒲桃逐汉臣。”
清 黄遵宪 《香港感怀》诗之九:“指北 黄龙 饮,从西天马来。”
⒉ 传说中兽名。
引《山海经·北山经》:“又东北二百里,曰 马成之山,其上多文石,其阴多金玉,有兽焉,其状如白犬而黑头,见人则飞,其名曰天马。”
⒊ 神马。
引《汉书·礼乐志》:“太一况,天马下,霑赤汗,沫流赭。志俶儻,精权奇,籋浮云,晻上驰。体容与,迣万里,今安在,龙为友。”
《云笈七籤》卷八四:“忽见太一以天马来迎於寝卧之前。”
明 刘基 《走马引》:“精诚感天天心哀,太一乃遣天马从天来,挥霍雷电扬风埃。”
⒋ 星名。属于西方七星中的奎宿。
引《晋书·天文志上》:“王良五星,在奎北,居河中,天子奉车御官也。其四星曰天駟,旁一星曰王良,亦曰天马。”
⒌ 螳螂的别名。
引《吕氏春秋·仲夏》“仲夏之月……螳蜋生” 汉 高诱 注:“螳蜋,一曰天马。”
《尔雅翼·释虫二》:“螗蜋(螳螂)…… 许叔重 又云:世谓之天马。盖驤首奋臂,颈长而身轻,其行如飞,有马之象。”
国语辞典
天马[ tiān mǎ ]
⒈ 本指古代西域大宛所产之良马,后凡骏马亦称之。
引《史记·卷一二三·大宛传》:「及得大宛汗血,益壮,更名乌孙马曰『西极』,名大宛马曰『天马』云。」
《文选·阮籍·咏怀诗一七首之五》:「天马出西北,由来从东道。」
⒉ 天帝所乘的神马。
引《汉书·卷二二·礼乐志》:「太一况,天马下,……天马徕,龙之媒,游阊阖,观玉台。」
⒊ 神话传说中的怪兽。
引《山海经·北三经》:「有兽焉,其状如白犬而黑头,见人则飞,其名曰天马。」
⒋ 螳螂的别名。参见「螳螂」条。
引《吕氏春秋·仲夏纪》汉·高诱注:「螳螂,一曰天马。」
⒌ 星名。属于西方七星中的奎宿。
引《晋书·卷一一·天文志上》:「其四星曰天驷,旁一星曰王良,亦曰天马。」
相关词语
- tuǐ shì腿事
- tǐ fǎng体访
- tōng gǔ通谷
- tiān gòu天构
- tiān miào天庙
- tián chē田车
- tóng zhì同治
- tiě xiǎng bǎn铁响板
- tǎo kǒu zǐ讨口子
- tà jī踏缉
- táo róng淘融
- tuí jiào颓教
- tái gé抬阁
- tuí qiān颓迁
- tián hú田胡
- tān xiān贪憸
- tuó tā橐他
- tào jiān套间
- tòng jí痛疾
- téng yǐ藤椅
- táng zhèng棠政
- tì jīng惕兢
- tǔ fēng土蜂
- tóng shān铜山
- tǎ dūn塔墩
- táo zuì逃罪
- táo jūn陶均
- tóng huǒ同夥
- tiān kāi tú huà天开图画
- tāo tāo bù qióng滔滔不穷
- tiān mù shān天目山
- tuì qì退弃
- tuō shì托事
- tú móu bù guǐ图谋不轨
- tiān jiǔ天九
- táo yì逃佚
- tián sī sī甜丝丝
- tán cáo檀槽
- tù yǐng兔颖
- tú nán图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