索虏
拼音suǒ lǔ
注音ㄙㄨㄛˇ ㄌㄨˇ
繁体索虜
词语解释
索虏[ suǒ lǔ ]
⒈ 南北朝时南朝对北朝的蔑称。索指发辫,古代北方民族多有发辫,故称。
引证解释
⒈ 南北朝 时 南朝 对 北朝 的蔑称。索指发辫,古代北方民族多有发辫,故称。 《宋书》有《索虏传》。后亦用以称其他少数民族。 唐 刘知几 《史通·断限》:“自五胡称制,四海殊宅。参见“索头”。
引江左 既承正朔,斥彼 魏胡。故 氐 羌 有録,索虏成传。”
《资治通鉴·魏文帝黄初二年论》:“宋 魏 以降,南北分治,各有国史,互相排黜,南谓北为索虏,北谓南为岛夷。”
胡三省 注:“索虏者,以北人辫髮,谓之索头也。”
宋 陆游 《闻虏乱有感》诗:“近闻索虏自相残,秋风抚剑泪汍澜。”
章炳麟 《箴新党论》:“索虏入 关 以后,党人已絶,而臭味所遗,百年未艾。”
鲁迅 《集外集拾遗补编·<越铎>出世辞》:“越 人于是得三大自由,以更生于 越,索虏则负无量罪恶,以底于亡。”
国语辞典
索虏[ suǒ lǔ ]
⒈ 南北朝时,北朝人编发为辫,状似绳索,南朝人嗤之为「索虏」。
相关词语
- shān méi山眉
- shī miù失谬
- sì yuán四垣
- shì yǒu势友
- sūn sūn孙孙
- shì mù qīng ěr拭目倾耳
- shào hóu guā邵侯瓜
- sī huà司化
- shì wǔ士伍
- shēng qì升气
- shū huǎn舒缓
- shēng xuán生旋
- shū máng输芒
- sè sè jù quán色色俱全
- shí shú识熟
- shí sān xǐng十三省
- shén yù qì cuì神郁气悴
- shé jīn guō折巾郭
- shū miǎo殊邈
- shì wěi世伪
- sǒng jiàn竦健
- shěng yuē省约
- shì huǎn zé yuán事缓则圆
- shǐ zhōng ruò yī始终若一
- shēn tǎo申讨
- shí xiàng识相
- sī xì私系
- shuāng lòu霜漏
- shī cè失策
- sān hǎo liǎng dǎi三好两歹
- shù jí束棘
- shēng cái生材
- suì wēi遂威
- sǎ xiù洒绣
- shí xián时贤
- shòu gǔ líng dīng瘦骨伶仃
- shuǎ huā zhāo耍花招
- shù dǎo hú sūn sàn树倒猢孙散
- shōu shā收煞
- shuāng lín霜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