竦踊
拼音sǒng yǒng
注音ㄙㄨㄥˇ ㄩㄥˇ
繁体竦踴
词语解释
竦踊[ sǒng yǒng ]
⒈ 亦作“竦踊”。
⒉ 企望貌。
⒊ 跳跃;腾跃。竦,通“耸”。
⒋ 涌现貌。
⒌ 焦躁不安的样子。
⒍ 振奋;振作。
⒎ 犹怂恿。竦,通“怂”。
引证解释
⒈ 见“竦踊”。亦作“竦踊”。
⒉ 企望貌。
引三国 魏 曹丕 《弹棋赋》:“于时观者,莫不虚心竦踊,咸侧息而延佇。”
南朝 宋 谢灵运 《七夕咏牛女》:“徒倚西北庭,竦踊东南观。”
宋 司马光 《九月十一日夜雨宿南园》诗:“临风徒竦踊,志愿焉能谐?”
⒊ 跳跃;腾跃。竦,通“耸”。
引《南齐书·始安贞王遥光传》:“遥光 大怒,於牀上自竦踊,使杀 歷生 儿。”
唐 白居易 《贺云生不见日蚀表》:“感贺忻戴,倍万常情,无任忭跃竦踊之至。”
⒋ 涌现貌。
引宋 叶适 《瑞安县重建厅事记》:“民来观者,倾动惊骇,忘其百年之陋,而以为今日之瑰杰丽伟,竦踊而独出也。”
⒌ 焦躁不安的样子。
引《晋书·傅玄传》:“玄 天性峻急,不能有所容;每有奏劾,或值日暮,捧白简,整簪带,竦踊不寐,坐而待旦。”
唐 王维 《与工部李侍郎书》:“古人有此,今也未闻,所以竦踊惕息,通夕不寐。”
⒍ 振奋;振作。
引明 高启 《四臣论》:“使强者不敢伤,谗者不敢毁,则彼必竦踊风生,刺举无避,以尊朝廷之势,而大姦可除矣。”
⒎ 犹怂恿。竦,通“怂”。
引宋 洪迈 《夷坚乙志·疗蛇毒药》:“﹝道人﹞曰:‘此人死矣,我有药能疗,但恐毒气益深,或不可活;诸君能相与证明,方敢为出力。’众咸竦踊劝之。”
相关词语
- sǎ xiù洒绣
- sè sè jù quán色色俱全
- shì wěi世伪
- sūn sūn孙孙
- shū huǎn舒缓
- shuǎ huā zhāo耍花招
- shuāng lín霜林
- shī cè失策
- shòu gǔ líng dīng瘦骨伶仃
- sǒng jiàn竦健
- shé jīn guō折巾郭
- shì wǔ士伍
- shī miù失谬
- sī huà司化
- shēng xuán生旋
- shū miǎo殊邈
- shēng qì升气
- sì yuán四垣
- shuāng lòu霜漏
- shù jí束棘
- shěng yuē省约
- sī xì私系
- shì yǒu势友
- shū máng输芒
- shōu shā收煞
- shǐ zhōng ruò yī始终若一
- shí xián时贤
- shì mù qīng ěr拭目倾耳
- shén yù qì cuì神郁气悴
- shí shú识熟
- shēn tǎo申讨
- shān méi山眉
- sān hǎo liǎng dǎi三好两歹
- shù dǎo hú sūn sàn树倒猢孙散
- shēng cái生材
- suì wēi遂威
- shào hóu guā邵侯瓜
- shì huǎn zé yuán事缓则圆
- shí sān xǐng十三省
- shí xiàng识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