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门
拼音shuǐ mén
注音ㄕㄨㄟˇ ㄇㄣˊ
繁体水門
词语解释
水门[ shuǐ mén ]
⒈ 水闸。
⒉ 临水的城门。
⒊ 临水的栅门。
⒋ 水管上的阀门。
引证解释
⒈ 水闸。
引《汉书·循吏传·召信臣》:“﹝ 信臣 ﹞行视郡中水泉,开通沟瀆,起水门提閼凡数十处,以广溉灌。”
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鲍丘水》:“依北岸立水门,门广四丈,立水十丈。”
唐 杜甫 《宿江边阁》诗:“暝色延山径,高斋次水门。”
章炳麟 《中华民国解》:“远猷辰告而不能治一水门,长驾远驭而不能捕一劫盗,经画国常而不能理一凶政,高张筹筴而不能平一租庸。”
⒉ 临水的城门。
引元 王恽 《游华不注记》:“经 会波楼 下,出水门,入废 齐 漕渠,所谓 小清河 者也。”
姚雪垠 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二一章:“队伍开拔后,他也骑马出城,却故意不出南门,而从水门出去。”
⒊ 临水的栅门。
引《儒林外史》第四一回:“﹝ 杜少卿 ﹞清早请了 武书 来,在河房里吃了饭,开了水门,同下了船。”
亦指水上栅门。 清 昭槤 《啸亭杂录·缅甸归诚本末》:“其栅之插入江者,开水门以通舟,运粮不絶。”
⒋ 水管上的阀门。
国语辞典
水门[ shuǐ mén ]
⒈ 装置在水里,依需要来调节水势的闸门。
引《汉书·卷八九·循吏传·召信臣传》:「开通沟渎,起水门提阏凡数十处,以广溉灌。」
⒉ 设在隄上以防备水患的闸门。
相关词语
- shí sān xǐng十三省
- shì yǒu势友
- shuǎ huā zhāo耍花招
- shòu gǔ líng dīng瘦骨伶仃
- suì wēi遂威
- sì yuán四垣
- sī huà司化
- shān méi山眉
- sī xì私系
- shù jí束棘
- shì huǎn zé yuán事缓则圆
- shì mù qīng ěr拭目倾耳
- shé jīn guō折巾郭
- shí xián时贤
- sǒng jiàn竦健
- shū huǎn舒缓
- sǎ xiù洒绣
- shǐ zhōng ruò yī始终若一
- sūn sūn孙孙
- shí xiàng识相
- shì wǔ士伍
- shēng xuán生旋
- shěng yuē省约
- shí shú识熟
- shōu shā收煞
- sān hǎo liǎng dǎi三好两歹
- shù dǎo hú sūn sàn树倒猢孙散
- shēng qì升气
- shì wěi世伪
- shēn tǎo申讨
- shī miù失谬
- shào hóu guā邵侯瓜
- shū máng输芒
- sè sè jù quán色色俱全
- shū miǎo殊邈
- shī cè失策
- shuāng lín霜林
- shén yù qì cuì神郁气悴
- shēng cái生材
- shuāng lòu霜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