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衡
拼音shuǐ héng
注音ㄕㄨㄟˇ ㄏㄥˊ
繁体水衡
词语解释
水衡[ shuǐ héng ]
⒈ 古官名。水衡都尉、水衡丞的简称。汉武帝元鼎二年所置,至隋始废。掌皇家上林苑,兼管税收、铸钱。
⒉ 泛指管理水利之官。
⒊ 水衡钱的简称。
⒋ 方言。指古代关津置于水中的衡木。
⒌ 井星的别名。
引证解释
⒈ 古官名。水衡都尉、水衡丞的简称。 汉武帝 元鼎 二年所置,至 隋 始废。掌皇家 上林苑,兼管税收、铸钱。
引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“水衡都尉” 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:“古山林之官曰衡,掌诸池苑,故称水衡。”
⒉ 泛指管理水利之官。
引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:“前长离使拂羽兮,委水衡乎玄冥。”
李贤 注:“水衡,官名,主水官也。”
宋 苏轼 《送王伯敭守虢》诗:“归来只作水衡卿,我欲携壶就君饮。”
明 吴本泰 《帝京篇》:“军需飞檄催,水衡仰屋嘆。”
清 魏源 《畿辅河渠议》:“故曰:与治 黄河 小异而大同,敢以质司水衡之君子。”
⒊ 水衡钱的简称。
引清 黄遵宪 《乙未二月二十七日公祭沉文肃公祠》诗:“侧闻近者议输币,乃竭水衡倾铜山。”
⒋ 方言。指古代关津置于水中的衡木。
⒌ 井星的别名。
引清 厉荃 《事物异名录·乾象·水衡》:“天皇会通,井为水衡。”
相关词语
- sè sè jù quán色色俱全
- shōu shā收煞
- sī xì私系
- shé jīn guō折巾郭
- shào hóu guā邵侯瓜
- shū huǎn舒缓
- sǎ xiù洒绣
- sì yuán四垣
- sǒng jiàn竦健
- shòu gǔ líng dīng瘦骨伶仃
- shū máng输芒
- shí sān xǐng十三省
- shí xiàng识相
- shēng xuán生旋
- shěng yuē省约
- shù dǎo hú sūn sàn树倒猢孙散
- sān hǎo liǎng dǎi三好两歹
- shī cè失策
- shù jí束棘
- shǐ zhōng ruò yī始终若一
- shū miǎo殊邈
- shēn tǎo申讨
- shān méi山眉
- shén yù qì cuì神郁气悴
- shī miù失谬
- shí shú识熟
- shí xián时贤
- shuǎ huā zhāo耍花招
- shì huǎn zé yuán事缓则圆
- shēng qì升气
- shuāng lín霜林
- suì wēi遂威
- shì wǔ士伍
- shì yǒu势友
- sūn sūn孙孙
- sī huà司化
- shēng cái生材
- shuāng lòu霜漏
- shì wěi世伪
- shì mù qīng ěr拭目倾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