试帖
拼音shì tiě
注音ㄕˋ ㄊ一ㄝˇ
繁体試帖
词语解释
试帖[ shì tiě ]
⒈ 唐代明经科试士之法。在试卷上抄录一段经文,另用他纸覆在上面,中开一行,显露字句,被试者即据以补上下文。即试帖诗。
引证解释
⒈ 唐 代明经科试士之法。在试卷上抄录一段经文,另用他纸覆在上面,中开一行,显露字句,被试者即据以补上下文。
引《新唐书·选举志上》:“乃詔自今明经试帖粗十得六以上,进士试杂文二篇,通文律者然后试策。”
⒉ 即试帖诗。参见“试帖诗”。
引唐 孟棨 《本事诗·徵咎》:“崔曙 进士作《明堂火珠》诗试帖,曰:‘夜来双月满,曙后一星孤。’”
清 赵翼 《瓯北诗话·韩昌黎诗》:“又如《喜雪献裴尚书》、《咏月和崔舍人》以及《叉鱼》、《咏雪》等诗,更復措思极细、遣词极工,虽工於试帖者,亦逊其稳丽。”
胡适 《<词选>自序》:“这种词等于文中的八股,诗中的试帖;这是一班词匠的笨把戏,算不得文学。”
国语辞典
试帖[ shì tiě ]
⒈ 科举时代考试时所作的诗,多用古人诗句命题,冠以赋得二字,其诗或五言、七言,或八韵、六韵,在诗中自成一体,称为「试帖」。
⒉ 唐时明经考试的方法。即帖经取士,将所习的经文,掩其两端,中开一行,裁纸为帖,称为「试帖」。
引《新唐书·卷四四·选举志上》:「乃诏自今明经试帖粗十得六以上,进士试杂文二篇,通文律者然后试策。」
同音词
相关词语
- suì wēi遂威
- shū miǎo殊邈
- sǒng jiàn竦健
- shuǎ huā zhāo耍花招
- shé jīn guō折巾郭
- shào hóu guā邵侯瓜
- sǎ xiù洒绣
- sān hǎo liǎng dǎi三好两歹
- shì wǔ士伍
- shí xiàng识相
- shī miù失谬
- shì yǒu势友
- sè sè jù quán色色俱全
- sì yuán四垣
- shān méi山眉
- shēng qì升气
- shēng cái生材
- sī huà司化
- sī xì私系
- shù jí束棘
- shí sān xǐng十三省
- shuāng lòu霜漏
- shòu gǔ líng dīng瘦骨伶仃
- shì mù qīng ěr拭目倾耳
- shōu shā收煞
- shuāng lín霜林
- shī cè失策
- sūn sūn孙孙
- shén yù qì cuì神郁气悴
- shēn tǎo申讨
- shēng xuán生旋
- shí shú识熟
- shū huǎn舒缓
- shěng yuē省约
- shǐ zhōng ruò yī始终若一
- shí xián时贤
- shū máng输芒
- shù dǎo hú sūn sàn树倒猢孙散
- shì wěi世伪
- shì huǎn zé yuán事缓则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