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端
拼音shì duān
注音ㄕˋ ㄉㄨㄢ
繁体事端
词性名词
词语解释
事端[ shì duān ]
⒈ 原泛指事情或事情的开端,现指事故或纠纷。
例制造事端。
英disturbance;
引证解释
⒈ 事情的原由;事情的真相。
引《史记·周本纪》:“不若令卒为 周 城,以匿事端。”
宋 范仲淹 《与韩魏公书》:“早来略陈事端,众必不晓不信,明公试为详酌。”
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四:“露出事端,彼此不便。”
⒉ 纠纷;乱子。
引《晋书·后妃传上·文明王皇后》:“会(钟会 )见利忘义,好为事端,宠过必乱,不可大任。”
元 马致远 《陈抟高卧》第一折:“每纵酒路见不平,拔刀相助,颇生事端。”
鲁迅 《书信集·致沉雁冰》:“因为先前为了这一类职衔,吃苦不少,而且甚至于由此发生事端,所以现在要回避了。”
⒊ 事情,事体。
引清 李鸿章 《复醇亲王论铁路》:“惟是事端宏大,创始宜慎。”
国语辞典
事端[ shì duān ]
⒈ 事情的真相。
引《史记·卷四·周本纪》:「今王使卒之周,诸侯皆生心,后举事且不信。不若令卒为周城,以匿事端。」
⒉ 事故、纠纷。
引《三国演义·第一六回》:「都是你夺他马匹,惹起事端!如今马匹在何处?」
《西游记·第五回》:「恐后闲中生事,不若与他一件事管,庶免别生事端。」
英语disturbance, incident
德语Unruhe (S)
法语affaire, difficulté, trouble, incident
相关词语
- shū huǎn舒缓
- sè sè jù quán色色俱全
- shí xiàng识相
- shēng cái生材
- shū miǎo殊邈
- shuāng lín霜林
- shén yù qì cuì神郁气悴
- shì huǎn zé yuán事缓则圆
- shěng yuē省约
- shǐ zhōng ruò yī始终若一
- shí xián时贤
- shé jīn guō折巾郭
- shì yǒu势友
- sǒng jiàn竦健
- shì wěi世伪
- sì yuán四垣
- shōu shā收煞
- shēn tǎo申讨
- shēng xuán生旋
- shòu gǔ líng dīng瘦骨伶仃
- shí sān xǐng十三省
- shì wǔ士伍
- shū máng输芒
- shuāng lòu霜漏
- shī cè失策
- sī huà司化
- sān hǎo liǎng dǎi三好两歹
- shēng qì升气
- sī xì私系
- shì mù qīng ěr拭目倾耳
- shù jí束棘
- shuǎ huā zhāo耍花招
- shān méi山眉
- sūn sūn孙孙
- shí shú识熟
- sǎ xiù洒绣
- shù dǎo hú sūn sàn树倒猢孙散
- shào hóu guā邵侯瓜
- suì wēi遂威
- shī miù失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