沙陀
拼音shā tuó
注音ㄕㄚ ㄊㄨㄛˊ
繁体沙陀
词语解释
沙陀[ shā tuó ]
⒈ 我国古代部族名。西突厥别部,即沙陀突厥。唐贞观间居金莎山(今尼赤金山)之南,蒲类海(今新疆巴里坤湖)之东。其境内有大碛(今古尔班通古特沙漠),因以为名。五代李克用、石敬瑭、刘知远均为沙陀人。
⒉ 借指北方胡人、胡兵。
引证解释
⒈ 我国古代部族名。 西突厥 别部,即 沙陀突厥。唐 贞观 间居 金莎山 (今 尼赤金山 )之南, 蒲类海 (今 新疆 巴里坤湖 )之东。其境内有大碛(今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),因以为名。 五代 李克用、石敬瑭、刘知远 均为 沙陀 人。
引唐 元稹 《宪宗章武孝皇帝挽歌词》之二:“始服 沙陀 虏,方吞 逻逤 戎。”
《新唐书·沙陀传》:“沙陀,西突厥 别部 处月 种也。”
⒉ 借指北方胡人、胡兵。
引元 张可久 《寨儿令·题昭君出塞图》曲:“建旌旗五百 沙陀,送琵琶三两宫娥。”
国语辞典
沙陀[ shā tuó ]
⒈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。西突厥别部处月种,处月为突厥语「沙碛」之义。居金娑山(在今新疆省镇西县东北)之南,蒲类海之东,有大碛名沙陀,故号沙陀突厥。唐太宗时,处月部随西突厥降唐,其酋长子孙以助唐平乱有功,屡受唐封,并赐姓李。如晋王李克用、后唐庄宗李存勗、后晋石敬瑭、北汉刘知远均为沙陀人。
⒉ 复姓。如唐有沙陀金山、沙陀辅国等。
相关词语
- shēng xuán生旋
- sǒng jiàn竦健
- shēng cái生材
- shū máng输芒
- sè sè jù quán色色俱全
- shí sān xǐng十三省
- shì mù qīng ěr拭目倾耳
- shì huǎn zé yuán事缓则圆
- shōu shā收煞
- shí shú识熟
- shān méi山眉
- shū huǎn舒缓
- shí xiàng识相
- sī xì私系
- sī huà司化
- shì wǔ士伍
- shòu gǔ líng dīng瘦骨伶仃
- shuāng lín霜林
- suì wēi遂威
- shào hóu guā邵侯瓜
- shǐ zhōng ruò yī始终若一
- shěng yuē省约
- sān hǎo liǎng dǎi三好两歹
- shī cè失策
- shī miù失谬
- shēn tǎo申讨
- shé jīn guō折巾郭
- shù dǎo hú sūn sàn树倒猢孙散
- shuāng lòu霜漏
- shù jí束棘
- sì yuán四垣
- shí xián时贤
- shén yù qì cuì神郁气悴
- shēng qì升气
- shū miǎo殊邈
- shuǎ huā zhāo耍花招
- sūn sūn孙孙
- shì yǒu势友
- sǎ xiù洒绣
- shì wěi世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