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达
拼音shàng dá
注音ㄕㄤˋ ㄉㄚˊ
繁体上達
词语解释
上达[ shàng dá ]
⒈ 向上报告。
例下情上达。
英reach the higher authorites;
⒉ 通晓德义。
例君子上达。
英know virtue;
引证解释
⒈ 古谓士君子修养德性,务求通达于仁义。
引《论语·宪问》:“君子上达,小人下达。”
邢昺 疏:“言君子小人所晓达不同也。本为上,谓德义也;末为下,谓财利也。言君子达于德义,小人达于财利。”
康有为 《大同书》丙部:“立法者将以导人以上达,则人争向上而为义。”
⒉ 谓上知天命。
引《论语·宪问》:“子曰:‘不怨天,不尤人,下学而上达,知我者,其天乎?’”
邢昺 疏:“下学而上达者,言已下学人事,上知天命。”
宋 俞文豹 《吹剑四录》:“命固不必问,然上达之士,能安时处顺,由行於天理之中,故不屑屑於占算推测。”
明 唐龙 《正学书院续记》:“夫遵下学之轨者,宏上达之用,执养正之要者,崇作圣之基。”
⒊ 上进,向上发展。
引宋 朱熹 《李先生行状》:“其后, 熹 获从先生游,每一去而復来,则所闻必益超絶,盖其上达不已,日新如此。”
鲁迅 《三闲集·文艺与革命》:“但我以为当先求内容的充实和技巧的上达,不必忙于挂招牌。”
⒋ 谓下情达于君上。
引《荀子·成相》:“中不上达,蒙揜耳目、塞门户。”
《新唐书·魏征传》:“在 贞观 初,遇下有礼,羣情上达。”
燕谷老人 《续孽海花》第四三回:“倒不如拟一个説帖……请他们代奏,倒也不能不上达的。”
国语辞典
上达[ shàng dá ]
⒈ 晓达德义。
引《论语·宪问》:「君子上达,小人下达。」
⒉ 下情达于上级。
引《荀子·成相》:「中不上达,蒙揜耳目、塞门户。」
《新唐书·卷九七·魏征传》:「在贞观初,遇下有礼,群情上达。」
英语to reach the higher authorities
相关词语
- shuāng lín霜林
- shuāng lòu霜漏
- shēng qì升气
- sī huà司化
- shū huǎn舒缓
- shēn tǎo申讨
- shū máng输芒
- sī xì私系
- shí xián时贤
- shù dǎo hú sūn sàn树倒猢孙散
- shì wěi世伪
- shuǎ huā zhāo耍花招
- shào hóu guā邵侯瓜
- sǒng jiàn竦健
- shí shú识熟
- shōu shā收煞
- shù jí束棘
- shū miǎo殊邈
- shé jīn guō折巾郭
- shān méi山眉
- shén yù qì cuì神郁气悴
- shí sān xǐng十三省
- shí xiàng识相
- shì mù qīng ěr拭目倾耳
- sǎ xiù洒绣
- shì wǔ士伍
- suì wēi遂威
- shì huǎn zé yuán事缓则圆
- shī cè失策
- shēng xuán生旋
- sūn sūn孙孙
- shòu gǔ líng dīng瘦骨伶仃
- sè sè jù quán色色俱全
- shī miù失谬
- shǐ zhōng ruò yī始终若一
- shēng cái生材
- sān hǎo liǎng dǎi三好两歹
- sì yuán四垣
- shì yǒu势友
- shěng yuē省约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