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天
拼音sān tiān
注音ㄙㄢ ㄊ一ㄢ
繁体三天
词语解释
三天[ sān tiān ]
⒈ 我国古代关于天体的学说,有浑天、宣夜、盖天三家,称为“三天”。
⒉ 道教称清微天、禹馀天、大赤天为三天。
⒊ 佛教称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为三天。
⒋ 泛指天空。
⒌ 指清代皇子及诸王公读书的前、中、后三殿。
引证解释
⒈ 我国古代关于天体的学说,有浑天、宣夜、盖天三家,称为“三天”。详“宣夜”。
引《宋书·律历志序》:“《天文》虽为该举,而不言天形,致使三天之説,纷然莫辨。”
⒉ 道教称清微天、禹馀天、大赤天为三天。
引《汉武帝内传》:“是三天上元之官,统领十万。”
《海内十洲记·方丈洲》:“方丈洲 在 东海 中心……有金玉琉璃之宫,三天司命所治之处。”
《云笈七籤》卷八:“三天者,清微天、禹餘天、大赤天是也。”
⒊ 佛教称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为三天。
引唐 李白 《秋日登扬州西灵塔》诗:“万象分空界,三天接画梁。”
王琦 注:“三天,谓欲界天、色界天、无色界天也。”
明 何景明 《咏天宁寺塔》诗:“镜现三天象,珠含四日光。”
⒋ 泛指天空。
引《西游记》第十六回:“行者 道:‘你不曾见夜间那火,光腾万里,亮透三天,且休説二十里,就是二百里也照见了。’”
⒌ 指 清 代皇子及诸王公读书的前、中、后三殿。
引清 陈康祺 《郎潜纪闻》卷一:“世称上斋曰三天,盖由从前列圣每岁驻蹕 澄清园,诸王公即读书园庐,其地为殿三层,皆有 世宗 皇帝御书匾额,前曰‘前垂天貺’,谓之前天;中曰‘中天景物’,谓之中天;后曰‘后天不老’,谓之后天,统谓之三天。”
同音词
相关词语
- shuāng lín霜林
- shì huǎn zé yuán事缓则圆
- sān hǎo liǎng dǎi三好两歹
- shí xiàng识相
- shēn tǎo申讨
- shēng cái生材
- shōu shā收煞
- shén yù qì cuì神郁气悴
- sī huà司化
- shǐ zhōng ruò yī始终若一
- shū máng输芒
- sǒng jiàn竦健
- shī cè失策
- suì wēi遂威
- sǎ xiù洒绣
- shòu gǔ líng dīng瘦骨伶仃
- shù dǎo hú sūn sàn树倒猢孙散
- shì yǒu势友
- shí sān xǐng十三省
- shí xián时贤
- shù jí束棘
- shū huǎn舒缓
- sūn sūn孙孙
- shěng yuē省约
- shé jīn guō折巾郭
- shì wěi世伪
- shēng xuán生旋
- shì mù qīng ěr拭目倾耳
- sè sè jù quán色色俱全
- shī miù失谬
- shū miǎo殊邈
- shēng qì升气
- shuāng lòu霜漏
- shí shú识熟
- shuǎ huā zhāo耍花招
- shān méi山眉
- shào hóu guā邵侯瓜
- sì yuán四垣
- shì wǔ士伍
- sī xì私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