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少
拼音sān shǎo
注音ㄙㄢ ㄕㄠˇ
繁体三少
词语解释
三少[ sān shǎo ]
⒈ 三公的副职。亦称三孤。
⒉ 三位知名的年轻人。(1)晋王羲之、王承、王悦,俱少年知名。人称王氏三少。《晋书·王羲之传》:“敦尝谓羲之曰:'汝是吾家佳子弟,当不减阮主簿。'裕亦目羲之与王承、王悦为王氏三少。”(2)唐李嗣真与同时学士赵献臣、徐昭任职弘文馆,俱称少俊,馆中号为“三少”。见《旧唐书·方伎传·李嗣真》。
⒊ 谓三度返老还少。
引证解释
⒈ 三公的副职。亦称三孤。
引《大戴礼记·保傅》:“於是为置三少,皆上大夫也,曰:少保、少傅、少师。是与太子宴者也。”
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序》:“太师、太傅、太保是为三公……又立三少为之副,少师、少傅、少保,是为孤卿,与六卿为九焉。”
唐 杨炯 《明威将军梁待宾神道碑》:“位隆三少,化浹五胥。”
明 沉德符 《野获编·吏部二·二品直拜三孤》:“文臣至尚书,六年始得东宫三少。”
⒉ 三位知名的年轻人。(1) 晋 王羲之、王承、王悦,俱少年知名。人称 王氏 三少。(2) 唐 李嗣真 与同时学士 赵献臣、徐昭 任职弘文馆,俱称少俊,馆中号为“三少”。见《旧唐书·方伎传·李嗣真》。
引《晋书·王羲之传》:“敦 尝谓 羲之 曰:‘汝是吾家佳子弟,当不减 阮主簿。’ 裕 亦目 羲之 与 王承、王悦 为 王氏 三少。”
⒊ 谓三度返老还少。
引宋 姚宽 《西溪丛语》卷下引 宇文士及 《粧台记序》:“春秋 之初,有 晋 楚 之谚曰:‘ 夏姬 得道,鸡皮三少。’”
明 杨慎 《武后生牙》:“史称 武后,年七十,盛自拂拭,不觉衰耗,始信 夏姬 年踰七十,而鸡皮三少。”
清 李渔 《闲情偶寄·演习·变旧成新》:“岂非作者功臣,使得为鷄皮三少之女。”
相关词语
- shī miù失谬
- shū miǎo殊邈
- shuāng lòu霜漏
- shēng qì升气
- sè sè jù quán色色俱全
- shì yǒu势友
- shěng yuē省约
- shén yù qì cuì神郁气悴
- shòu gǔ líng dīng瘦骨伶仃
- sì yuán四垣
- shù jí束棘
- sī huà司化
- shí shú识熟
- shì wǔ士伍
- shuāng lín霜林
- sī xì私系
- shí sān xǐng十三省
- shé jīn guō折巾郭
- shí xián时贤
- shēng xuán生旋
- shuǎ huā zhāo耍花招
- shān méi山眉
- sān hǎo liǎng dǎi三好两歹
- shì mù qīng ěr拭目倾耳
- sūn sūn孙孙
- shēng cái生材
- sǒng jiàn竦健
- suì wēi遂威
- shào hóu guā邵侯瓜
- shōu shā收煞
- shí xiàng识相
- shēn tǎo申讨
- shū máng输芒
- shì huǎn zé yuán事缓则圆
- shī cè失策
- sǎ xiù洒绣
- shù dǎo hú sūn sàn树倒猢孙散
- shǐ zhōng ruò yī始终若一
- shū huǎn舒缓
- shì wěi世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