砒霜
拼音pī shuāng
注音ㄆ一 ㄕㄨㄤ
繁体砒霜
词性名词
词语解释
砒霜[ pī shuāng ]
⒈ 见“三氧化二砷”。
引证解释
⒈ 亦作“磇霜”。一种无机化合物,白色或灰色固体。剧毒。
引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石三·砒石》:“生者名砒黄,鍊者名砒霜。砒,性猛如貔,故名。惟出 信州,故人呼为信石。”
《醒世恒言·李玉英狱中讼冤》:“焦氏 即与 焦榕 商议停当,教 苗全 出后门去买砒礵。”
清 俞樾 《茶香室三钞·石砒》:“夫磇霜,至毒之药。”
鲁迅 《准风月谈·关于翻译上》:“可怕的倒在用有限的砒霜,和在食物中间,使青年不知不觉的吞下去。”
徐迟 《财神和观音》:“一个叫化子出去买大饼,一个买猪肉,一个买酒。买酒的叫化子在酒里放下了砒霜,他打算一息儿吃饭的时候,不喝酒,只吃饼和猪肉。”
国语辞典
砒霜[ pī shuāng ]
⒈ 三氧化二砷。白色粉末,或带黄色与红色。性毒,食之能致死。可制成杀虫剂、灭鼠剂。
英语white arsenic, arsenic trioxide As2O3
法语arsenic
相关词语
- píng mín平民
- pāo fèi抛废
- páo xiū庖羞
- píng yāo凭妖
- pān fù攀傅
- pēng rèn亨饪
- pēn guàn喷灌
- píng ān jiào平安醮
- pái zhǎng排长
- péng tóu朋头
- pèng qiǎo碰巧
- pǐn huì品汇
- pín ní贫尼
- píng fú屏伏
- pà yǎng shù怕痒树
- pò duǒ破朵
- pī ruǎn纰软
- piāo líng飘泠
- pāo chú抛除
- píng yǐn屏隐
- píng shī平施
- píng yáng dì平洋地
- pái niē排捏
- píng chí軿驰
- píng chú平处
- piāo zhuì飘坠
- pī máo suǒ yǎn披毛索靥
- pú zī蒲姿
- pī dòu批斗
- pī wù披雾
- pái tuī排推
- pò yì破译
- pí zhài疲瘵
- pí qiè皮箧
- pò pò洦洦
- píng fáng平房
- pōu xī剖悉
- píng shēng jìng qì屏声静气
- pì měi媲美
- pōu xī剖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