纳粟
拼音nà sù
注音ㄋㄚˋ ㄙㄨˋ
繁体納粟
词语解释
纳粟[ nà sù ]
⒈ 古代富人捐粟以取得官爵或赎罪。
⒉ 明清两代富家子弟捐纳财货进国子监为监生,可直接参加省城、京都的考试,称纳粟。
引证解释
⒈ 古代富人捐粟以取得官爵或赎罪。
引宋 程大昌 《演繁露·纳粟拜爵》:“秦始皇 四年,令民纳粟千石拜爵一级。按此即 晁错 之所祖效,非 错 剏意也。”
按,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四年……百姓内粟千石,拜爵一级。”
内,“纳”的古字。 宋 胡继宗 《书言故事·卖爵》:“买官曰纳粟。”
清 李渔 《奈何天·虑婚》:“这是条青云路,早着鞭,不似那纳粟求官的资格浅。”
⒉ 明 清 两代富家子弟捐纳财货进国子监为监生,可直接参加省城、京都的考试,称纳粟。
引《明史·选举志一》:“例监始於 景泰 元年,以边事孔棘,令天下纳粟纳马者入监读书。”
《警世通言·杜十娘怒沉百宝箱》:“目今兵兴之际,粮餉未充,暂开纳粟入监之例。”
国语辞典
纳粟[ nà sù ]
⒈ 古代有捐纳粟米得官或入国子监,后改用银两,以迄清末。
引《宋史·卷四二九·道学传·朱子传》:「讫事,奉乞依格推赏纳粟人。」
相关词语
- nán tà南榻
- ní luó hé尼罗河
- nǚ bì女嬖
- niàn shì念室
- niǎo ké鸟壳
- nǎi qí乃其
- nèi miàn内面
- nèi qiān内迁
- nián kǎo年考
- nèi guǐ内宄
- niǎo yún鸟耘
- nián shì年市
- nán juàn南卷
- nǚ tóu女头
- nán zhàng shān南障山
- néng shǐ能始
- nián hú黏糊
- ní jiā lā guā尼加拉瓜
- nú gē奴哥
- niè zì涅字
- nào jiāng闹僵
- nú lù奴戮
- niú láng xīng牛郎星
- nuǎn sī暖丝
- nián zhuàng qì ruì年壮气锐
- ná wěn拿稳
- ní qiú麑裘
- niè děng蹑等
- nèi xiē gè那些个
- niǎo míng鸟明
- nèi chéng内乘
- nuǎn huǒ pén暖火盆
- niú hòu牛后
- nǚ sūn女孙
- nù bù kě è怒不可遏
- niè chǒng孽宠
- nèi lào内涝
- nán guǎn南馆
- niē gù捏故
- nù shēng怒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