泯泯
拼音mǐn mǐn
注音ㄇ一ㄣˇ ㄇ一ㄣˇ
繁体泯泯
组合AA式
词语解释
泯泯[ mǐn mǐn ]
⒈ 纷乱貌;昏乱貌。
⒉ 众多貌。
⒊ 水清貌。
⒋ 消失,灭绝。
⒌ 恬静;寂然。
引证解释
⒈ 纷乱貌;昏乱貌。参见“泯泯棼棼”。
引《吕氏春秋·慎大》:“众庶泯泯,皆有远志,莫敢直言,其生若惊。”
宋 秦观 《吊鎛钟文》:“新故相代,未始云毕,纷然殊途,必有一出,决不泯泯,草亡木卒。”
⒉ 众多貌。
引汉 蔡邕 《京兆樊惠渠颂》:“泯泯我人,既富且盈。”
严复 《论世变之亟》:“此真泯泯者智虑所万不及知。”
⒊ 水清貌。
引唐 杜甫 《漫成》诗之一:“野日荒荒白,春流泯泯清。”
金 段克己 《乙巳清明游》诗:“卢沟 直下两水合,泯泯暗流通一线。”
清 张尚瑗 《观音岩》诗:“顶矗日黯黯,趾沉波泯泯。”
⒋ 消失,灭绝。
引唐 韩愈 《与孟尚书书》:“后之学者,无所寻逐,以至于今泯泯也。”
宋 周煇 《清波杂志》卷十:“若非 司马温公 特书於《通鑑》中,则视死如归,应对不屈之节,卒泯泯而不传。”
明 宋濂 《白鹿生小传》:“其行义可法者,不当使其泯泯,因造为小传如右。”
⒌ 恬静;寂然。
引《黄庭内景经·口为》:“雷鸣电激神泯泯。”
梁丘子 注:“泯泯,取平声读。调神理气,魂魄恬愉,虽遇震雷而不惊慴。”
宋 叶适 《息虚论二·待时》:“时若是之久而当待,机若是之远而未可乘,则昔之所谓 楚、汉、隋、唐 多事之时,所以奋起而立功名者,岂必若是之泯泯默默,使少壮至於耆老而终不见邪?”
国语辞典
泯泯[ mǐn mǐn ]
⒈ 昏昧的样子。
引《书经·吕刑》:「民兴胥渐,泯泯棼棼。」
⒉ 纷乱的样子。
引《汉书·卷一〇〇·叙传下》:「泯泯群黎,化为良吏。」
⒊ 水清。
引唐·杜甫〈漫成〉诗:「野日荒荒白,春流泯泯清。」
相关词语
- miǎn yù勉喻
- méi tóu bù zhǎn眉头不展
- mén chā guān门插关
- méi huā shí梅花石
- mìng bó命薄
- mào jiè懋戒
- mín jiā民家
- mǎ kǎi马铠
- mài kē卖科
- mǎn bù满布
- mì xiàng秘象
- méi táo shèng没淘剩
- mǐn zhì敏智
- mì jìng谧静
- mèn luàn闷乱
- mí àn迷暗
- míng xiū zhàn dào,àn dù chén cāng明修栈道,暗渡陈仓
- míng yuē名约
- mí xī迷奚
- mài běn卖畚
- míng zuò冥坐
- mù qún牧羣
- mǎ chǎng马厂
- mǎ hǎi máo马海毛
- mà chā杩叉
- mí hún jú迷魂局
- mù gàn niǎo qī木干鸟栖
- měi xiáng美祥
- mò sì zǐ suān没食子酸
- mǎo jìn er铆劲儿
- mò huì默会
- mó xiāo摹肖
- mò fan磨烦
- miàn shú面熟
- mí hào糜耗
- mù lèi慕类
- míng kè铭刻
- mì cì密赐
- mái liàn埋殓
- mò jiǎn末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