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山
拼音liáng shān
注音ㄌ一ㄤˊ ㄕㄢ
繁体梁山
词语解释
梁山[ liáng shān ]
⒈ 山名。在今陕西省韩城市境。
⒉ 山名。在今陕西省干县境。
⒊ 山名。在今山东省东平县境。其上有宋江寨,其下有梁山泊。
⒋ 山名。在今安徽省和县、当涂县两县之间。和县境者曰西梁山;当涂县境者为东梁山,原名博望山。二山隔江对峙如门阙,故亦名天门山。
⒌ 山名。在今陕西省南郑县境。
⒍ 山名。在今四川省剑阁县境。又名剑门山。
引证解释
⒈ 山名。在今 陕西省 韩城市 境。
引《诗·大雅·韩奕》:“奕奕 梁山,维 禹 甸之。”
郑玄 笺:“梁山,今 左冯翊 夏阳 西北。”
《春秋·成公五年》:“梁山 崩。”
杜预 注:“梁山,在 冯翊 夏阳县 西北。”
⒉ 山名。在今 陕西省 乾县 境。
引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﹝ 大王 ﹞去 邠,踰 梁山,邑於 岐山 之下居焉。”
⒊ 山名。在今 山东省 东平县 境。其上有 宋江寨,其下有 梁山泊。
引《汉书·梁孝王刘武传》:“北猎 梁山,有献牛,足上出背上, 孝王 恶之。”
按,《史记·梁孝王世家》作“良山”, 张守节 正义:“《括地志》云‘ 梁山 在 鄆州 寿张县 南三十五里’,即猎处也。”
《初学记》卷六引 晋 袁宏 《北征赋》:“於是背 梁山,截 汶 波。”
⒋ 山名。在今 安徽省 和县、当涂县 两县之间。 和县 境者曰 西梁山 ; 当涂县 境者为 东梁山,原名 博望山。二山隔 江 对峙如门阙,故亦名 天门山。
引《宋书·孝武帝纪》:“﹝ 大明 七年﹞於 博望、梁山 立双闕。”
唐 李白 《天门山铭》:“梁山、博望,关扃 楚 滨,夹据洪流,实为 吴 津。”
⒌ 山名。在今 陕西省 南郑县 境。 李善 注引 扬雄 《益州箴》“巖巖 岷山,古曰 梁州。”按,此 梁州 为山名。
引《文选·张载<剑阁铭>》:“巖巖 梁山,积石峩峩。”
⒍ 山名。在今 四川省 剑阁县 境。又名 剑门山。
国语辞典
梁山[ liáng shān ]
⒈ 山名:(1) 在安徽省,长江流贯其间,分为东西两山。东梁山在当涂县西南,西梁山在和县北方,二山总称为「梁山」。也称为「天门山」。(2) 在山东省寿张、郓城、东平三县境内。本名「良山」,梁孝王曾游猎于此,故称为「梁山」。相传为水浒英雄聚义处。(3) 在山西省离石县东北,也称为「吕梁山」。(4) 在陕西省郃阳、韩城二县界。(5)在陕西省南郑县。也称为「梁州山」。(6) 在陕西省乾县西北。(7) 在四川省梁山县东北。也称为「高梁山」。(8) 在福建省漳浦县南。
英语Liangshan city and County in Jining 濟寧|济宁[Ji3 ning2], Shandong
德语Liangshan (Ort in Shandong) (Eig, Geo)
相关词语
- líng yáng麢羊
- lí zòng离纵
- luán zī鸾姿
- léi hōng diàn zhuǎn雷轰电转
- lǎn zhū揽诸
- lái huì来会
- liàn yì炼意
- lā fǎ gé拉法格
- lù dòng鹿洞
- lì duān利端
- lǐng yīn岭阴
- lín cǎi鳞彩
- luán yí wèi銮仪卫
- lǎo diāo老雕
- liè yíng列营
- liǎng jiǎo jū jiān两脚居间
- lǐ shàn lán李善兰
- lì jiào立教
- làn cháng烂肠
- lì shí立石
- lù xíng鹭行
- lù lín hǎo hàn绿林好汉
- lù mǎ路马
- lóng shēn龙身
- liè quán冽泉
- lì yuè丽月
- lí wù黎物
- lè wán乐玩
- lún dūn dì xià tiě dào伦敦地下铁道
- liào zhàng料帐
- líng xī灵夕
- lǚ jù吕巨
- lù liáng fàng sì陆梁放肆
- liè yè烈业
- lè bì勒毕
- lǐ shē níng jiǎn礼奢宁俭
- lì zhǔ丽瞩
- lǜ gé shī律格诗
- lù chū路出
- lèi dǐ xià chā chái肋底下插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