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解释
两端[ liǎng duān ]
⒈ 事物的两个顶端;两头。
⒉ 谓两个极端。
⒊ 犹两者。
⒋ 指游移于两者之间的态度。
⒌ 犹两种、两类。
引证解释
⒈ 事物的两个顶端;两头。
引《论语·子罕》:“有鄙夫问於我,空空如也。我叩其两端而竭焉。”
孔颖达 疏:“两端,终始也。”
宋 王禹偁 《大阅赋》:“出游兵以定两端,握奇数而制四面。”
《元史·礼乐志二》:“相鼓二,制如搏拊,以韦为表,实之以糠。拊其两端,以相乐舞节。”
⒉ 谓两个极端。
引《礼记·中庸》:“执其两端,用其中於民。”
郑玄 注:“两端,过与不及也。”
⒊ 犹两者。
引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武安 已罢朝,出止车门,召 韩御史大夫 载,怒曰:‘与 长孺 共一老秃翁,何为首鼠两端?’”
《宋书·律历志中》:“古之为历者, 邓平 能修旧制新, 刘洪 始减《四分》,又定月行迟疾, 杨伟 斟酌两端,以立多少之衷,因朔积分设差,以推合朔月蚀。”
唐 欧阳詹 《江夏留别华二》诗:“乡路我尚遥,客游君未回。将何慰两端,互勉临岐杯。”
⒋ 指游移于两者之间的态度。
引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:“魏王 恐,使人止 晋鄙,留军壁 鄴,名为救 赵,实持两端以观望。”
《晋书·王浚传》:“及 赵王 伦 篡位,三王起义兵, 浚 拥众挟两端,遏絶檄书,使其境内士庶不得赴义。”
宋 无名氏 《儒林公议》卷下:“世衡 知城事,寨下属 羌 率持两端,向背不常。”
清 魏源 《圣武记》卷五:“上以 第巴 始终反覆持两端,乃追还其使。”
⒌ 犹两种、两类。
引《荀子·正论》:“而圣王之分,荣辱是也。是有两端矣:有义荣者,有埶荣者,有义辱者,有埶辱者。”
国语辞典
两端[ liǎng duān ]
⒈ 事情的始终、本末。
引《论语·子罕》:「有鄙夫问于我,空空如也。我叩其两端而竭焉。」
近两头
⒉ 犹豫不定的态度。
引《史记·卷七七·魏公子传》:「魏王恐,使人止晋鄙,留军壁邺,名为救赵,实持两端以观望。」
⒊ 两个极端,即过与不及。
引《礼记·中庸》:「执其两端,用其中于民。」
近两头
英语both ends (of a stick etc), two extremes
法语deux extrémités, deux extrêmes
同音词
相关词语
- lù dòng鹿洞
- lì shí立石
- lǚ jù吕巨
- lì jiào立教
- lǐ shē níng jiǎn礼奢宁俭
- lún dūn dì xià tiě dào伦敦地下铁道
- liǎng jiǎo jū jiān两脚居间
- lù lín hǎo hàn绿林好汉
- liào zhàng料帐
- lù mǎ路马
- lè bì勒毕
- lái huì来会
- lè wán乐玩
- liàn yì炼意
- lù chū路出
- lí wù黎物
- lín cǎi鳞彩
- liè yíng列营
- lǜ gé shī律格诗
- lǐng yīn岭阴
- lì yuè丽月
- léi hōng diàn zhuǎn雷轰电转
- làn cháng烂肠
- lǎo diāo老雕
- lǎn zhū揽诸
- luán zī鸾姿
- lǐ shàn lán李善兰
- luán yí wèi銮仪卫
- lí zòng离纵
- líng xī灵夕
- liè quán冽泉
- líng yáng麢羊
- lì zhǔ丽瞩
- lì duān利端
- lèi dǐ xià chā chái肋底下插柴
- lù xíng鹭行
- lóng shēn龙身
- liè yè烈业
- lù liáng fàng sì陆梁放肆
- lā fǎ gé拉法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