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龙
拼音jiǔ lóng
注音ㄐ一ㄡˇ ㄌㄨㄥˊ
繁体九龍
词语解释
九龙[ jiǔ lóng ]
⒈ 称以九龙为饰之物。古有“龙生九子”之说,因以为饰而示祥瑞。传说中神仙驾御的神兽。称汉文帝的九匹良马。鞭炮的一种。传说中治水的九条龙。对一门九子的美称。
引证解释
⒈ 称以九龙为饰之物。古有“龙生九子”之说,因以为饰而示祥瑞。此指九龙烛。
引《文选·张衡<东京赋>》:“九龙 之内,寔曰嘉德。”
薛综 注:“九龙,本 周 时殿名也。门上有三铜柱,柱有三龙相糺绕,故曰九龙。”
北齐 颜之推 《古意》诗之一:“吴 师破九龙, 秦 兵割千里。”
余冠英 注:“九龙,《淮南子·泰族训》:‘ 闔閭 伐 楚 ……破九龙之鐘。’”
唐太宗 《咏烛》诗之二:“九龙蟠燄动,四照逐花生。即此流高殿,堪持待月明。”
例如:九龙帐;九龙冠;九龙舆。
⒉ 传说中神仙驾御的神兽。
引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金丹》:“元君 者,大神仙之人也。能调和阴阳,役使鬼神风雨,驂驾九龙十二白虎。”
《云笈七籤》卷九八:“宝盖连舆,命驾御九龙。”
⒊ 传说中治水的九条龙。
引元 马致远 《荐福碑》第三折:“今年是九龙治水,少不的珠露成灾。”
明 何景明 《九川行》:“帝遣九龙下,治此 江 汉 安。”
⒋ 对一门九子的美称。
引《北齐书·王昕传》:“昕 母 清河 崔氏,学识有风训,生九子,并风流藴藉,世号 王氏 九龙。”
宋 王应麟 《小学绀珠·氏族类·九龙》:“后魏 崔子瑜、子枢 等九人号九龙。”
唐 杨炯 《宴人杨八宅序》:“一门九龙之紱冕,四代五公之绪秩。”
⒌ 称 汉文帝 的九匹良马。参见“九逸”。
引明 彭大翼 《山堂肆考·马》:“文帝 自 代 还,有良马九匹……号为九良,一曰九逸,又曰九龙。”
⒍ 鞭炮的一种。
引孙锦标 《通俗常言疏证·水火》:“《宛署记》又有名九龙入云。即炮仗之九条龙也。”
国语辞典
九龙[ jiǔ lóng ]
⒈ 传说中的神兽,能治水。
引《抱朴子·内篇·金丹》:「能调和阴阳,役使鬼神风雨,骖驾九龙十二白虎。」
元·马致远《荐福碑·第三折》:「今年是九龙治水,少不的珠露成灾。」
⒉ 对一门九子的美称。如北魏崔长瑜子枢等九人,人称「九龙」;北齐王昕兄弟九人,风流蕴藉,世称为「王氏九龙」。见宋·王应麟《小学绀珠·卷七·氏族类》。
⒊ 半岛名。参见「九龙半岛」条。
相关词语
- jìn miù禁缪
- jié fù jiù pín劫富救贫
- jiàn jiè荐藉
- jīn ǎo zǐ金袄子
- jīn sì禁寺
- jiǎn jì柬寄
- jiǔ jiā bǎo酒家保
- jiǎn sù检素
- jiāo jiǎn骄蹇
- jǔ jí举籍
- jiǎn kàn捡看
- jīn huáng huáng金煌煌
- jiē gé阶阁
- jiàng guān将官
- jìn guǎng寖广
- jū fāng拘方
- jī yuè机岳
- jiē duàn阶段
- jiě xiǎng解饷
- jīn jǐn矜谨
- jué jiàn谲谏
- jié jǐ ài rén洁己爱人
- jiū gēn ér究根儿
- jiǔ yòu九囿
- jiàn yì gǎn wéi见义敢为
- jiǔ yòu九佑
- jìn jùn劲骏
- jī dào稽道
- jī zhàng击杖
- jī féi bù xià dàn鸡肥不下蛋
- jǐ gǔ掎汩
- jī sù激素
- jì gōng计功
- jiào biān教鞭
- jīn dé金德
- jī bù xuán zhǒng机不旋踵
- jié pāi qì节拍器
- jī jué肌觉
- jiāo qǐ交绮
- jīn wú金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