监国
拼音jiān guó
注音ㄐ一ㄢ ㄍㄨㄛˊ
繁体監國
词语解释
监国[ jiān guó ]
⒈ 监管国事。太子代君主管理国事称“监国”。
⒉ 君主因故不能亲政,由权臣或近亲摄政,亦称“监国”。
引证解释
⒈ 监管国事。太子代君主管理国事称“监国”。
引《国语·晋语一》:“君行,太子居,以监国也。”
《史记·晋世家》:“太子奉冢祀社稷之粢盛,以朝夕视君膳者也,故曰冢子。君行则守,有守则从,从曰抚军,守曰监国,古之制也。”
《旧唐书·高宗纪下》:“上以服饵,令皇太子监国。”
清 周亮工 《书影》卷一:“其书是 明仁宗 东宫所閲,上有监国之寳。”
蔡东藩 《清史通俗演义》第三回:“﹝ 太祖 ﹞命太子 皇太极 监国,自率二万劲旅,到 天坛 祭天。”
⒉
引君主因故不能亲政,由权臣或近亲摄政,《新五代史·周太祖纪》:“﹝ 汉 ﹞太后制以 威(郭威 )监国。”
元 郑光祖 《周公摄政》第三折:“我只为君王幼小权监国,除此别无他意。”
蔡东藩 《清史通俗演义》第八九回:“我今朝才晓得你的心肝了。你想儿子即位,你好监国,这等痴心妄想,劝你趁早罢休!”
国语辞典
监国[ jiān guó ]
⒈ 古代君主外出,由太子留守,代理监临国事。
引《左传·闵公二年》:「大子奉冢祀……,君行则守,有守则从,从曰抚军,守曰监国。」
《国语·晋语一》:「君行,太子居,以监国也。」
⒉ 当国家非常时期,新君未正大位时,由近亲代理国事,称为「监国」。如明景帝。
⒊ 代幼君处理国政的人。如清末溥仪年幼,其父载澧即为监国摄政王。
相关词语
- jué jiàn谲谏
- jié pāi qì节拍器
- jiǎn jì柬寄
- jī féi bù xià dàn鸡肥不下蛋
- jiǔ yòu九囿
- jiǎn kàn捡看
- jìn miù禁缪
- jī sù激素
- jīn wú金吾
- jǐ gǔ掎汩
- jiàn yì gǎn wéi见义敢为
- jī yuè机岳
- jī jué肌觉
- jiǔ jiā bǎo酒家保
- jī bù xuán zhǒng机不旋踵
- jiǎn sù检素
- jī dào稽道
- jiē duàn阶段
- jiàng guān将官
- jiǔ yòu九佑
- jiē gé阶阁
- jīn jǐn矜谨
- jiàn jiè荐藉
- jiāo jiǎn骄蹇
- jī zhàng击杖
- jié jǐ ài rén洁己爱人
- jiào biān教鞭
- jié fù jiù pín劫富救贫
- jiāo qǐ交绮
- jīn dé金德
- jì gōng计功
- jǔ jí举籍
- jìn jùn劲骏
- jīn huáng huáng金煌煌
- jīn sì禁寺
- jiě xiǎng解饷
- jū fāng拘方
- jìn guǎng寖广
- jīn ǎo zǐ金袄子
- jiū gēn ér究根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