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韵
拼音hé yùn
注音ㄏㄜˊ ㄩㄣˋ
繁体和韻
词语解释
和韵[ hé yùn ]
⒈ 谓文雅而有风度。指句中音调和谐,句末韵脚相协。谓依照别人诗作的原韵作诗。
引证解释
⒈ 谓文雅而有风度。
引《南史·王训传》:“眉目疎朗,举动和韵。”
宋 何薳 《春渚纪闻·有道之器》:“彦回 风流和韵,施之燕閒,故是佳士。”
⒉ 指句中音调和谐,句末韵脚相叶。
引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声律》:“吟咏滋味,流於字句。气力穷於和韵。异音相从谓之和,同声相应谓之韵。”
范文澜 注:“异音相从谓之和,指句内双声叠韵及平仄之和调;同声相应谓之韵,指句末所用之韵。”
⒊ 谓依照别人诗作的原韵作诗。
引宋 张表臣 《珊瑚钩诗话》卷一:“前人作诗,未始和韵。自 唐 白乐天 为 杭州 刺史, 元微之 为 浙东 观察,往来置邮筒倡和,始依韵,而多至千言,少或百数十言,篇章甚富。”
清 袁枚 《随园诗话》卷一:“余作诗,雅不喜叠韵,和韵,及用古人韵。”
清 梅曾亮 《<柏枧山房诗集>自序》:“叠韵之巧,盛于 苏 黄 ;和韵之风,流于 元 白。”
国语辞典
和韵[ hè yùn ]
⒈ 古代赠答诗中,依仿他人诗的韵脚,甚至次第,作诗回赠。其中分有依韵、次韵、用韵三种方式。
引清·徐师曾《诗体明辩序说·卷一四·和韵诗》:「按和韵诗有三体:一曰依韵,谓同在一韵中而不去用其字也;二曰次韵,谓和其原韵而先后次第皆因之也;三曰用韵,谓有其韵而先后不必次也。」
和韵[ hé yùn ]
⒈ 为文作诗,讲求句中音调或句末韵脚和谐,称为「和韵」。
引南朝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声律》:「是以声画妍蚩,寄在吟咏,吟咏滋味,流于字句,气力穷于和韵。异音相从谓之和,同声相应谓之韵。」
相关词语
- hú hé胡狢
- huáng huà黄化
- héng shì横世
- huáng hú gē黄鹄歌
- hàn zì biān mǎ汉字编码
- hóng zé hú洪泽湖
- hé qí和棋
- huí guāng回光
- huáng gé xiá黄葛峡
- huáng bò zōng黄檗宗
- huáng huà gōng黄桦弓
- hǎo nán bù gēn nǚ dǒu好男不跟女斗
- hā xī ní哈昔泥
- hún huà浑化
- hóng dàn宏诞
- huài tāi坏胎
- huái yè槐掖
- huā yuàn花院
- huāng mó肓膜
- huò shēn蠖伸
- hóng yǎ闳雅
- hú zǐ lā chā胡子拉碴
- huì liú huán汇流环
- hé yì tíng合议庭
- huà sè wǔ cāng化色五仓
- hú lài胡赖
- huì biān yǔ yán汇编语言
- hóu xiàn骺线
- huī cǎi辉彩
- huáng yá dǐng黄芽鼎
- hài hái zǐ害孩子
- hán guāng含光
- huí gǔ洄汩
- hú wū鹘兀
- héng rǎo横扰
- hé yǒng河涌
- hú xīng胡星
- huǒ zuān火钻
- hóng yī páo红衣炮
- hēi zú lǚ黑足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