匦函
拼音guǐ hán
注音ㄍㄨㄟˇ ㄏㄢˊ
繁体匭函
词语解释
匦函[ guǐ hán ]
⒈ 朝廷接受臣民投书的匣子。始置于唐。
⒉ 亦称上呈朝廷的书信、奏章。
引证解释
⒈ 朝廷接受臣民投书的匣子。始置于 唐。
引唐 韩愈 《赠唐衢》诗:“当今天子急贤良,匭函朝出开 明光。”
唐 元稹 《献事表》:“凡今之人,以諫鼓匭函为虚器,谓拾遗补闕为冗员。”
宋 欧阳修 《南省策试第五道》:“立肺石以达穷民,设匭函以开言路。”
《资治通鉴·后汉高祖乾祐元年》:“蜀 主以 张业、王处回 执政,事多壅蔽,己未,始置匭函,后改为献纳函。”
⒉ 亦称上呈朝廷的书信、奏章。参见“匭院”。
引宋 岳珂 《吁天辩诬通叙》:“朝上匭函,暮拘矢狴,风旨之下,凌虐可知。”
宋 叶适 《刘子怡墓志铭》:“甲申大旱,草根木实俱尽。君亟入匭函,乞发常平,卖度僧牒,转糴他州,词甚哀痛,上大惊。”
国语辞典
匦函[ guǐ hán ]
⒈ 政府或私人机构所设置的意见箱。
例如:「学校每个星期都会将同学投入匦函的意见,拿出来公开讨论和评议。」
相关词语
- gū tū蓇葖
- gǎn kǎo赶考
- gǎn rén感人
- guǎng tián hóng yì广田弘毅
- guāng dí光觌
- guī nì规匿
- gé zī嗝吱
- gù shǒu固守
- gé yǎn格眼
- gé lǚ革履
- gū luán孤鸾
- gǒng shǒu chuí cháng拱手垂裳
- guǐ gōng shí鬼功石
- guān rén官人
- gāo hào tóng高号铜
- gào cí告辞
- gài duó丐夺
- guāng huǎng huǎng光晃晃
- guān shì观事
- gòu lí遘罹
- guàn shí贯石
- guān dú观读
- guā yǎn刮眼
- gǔ fū鼓跗
- guǎng pǔ广谱
- gēng yíng更嬴
- gāo jì高髻
- gāo dù jiǎo高度角
- gòng lù贡禄
- gòu xiào诟笑
- gài jiàn概见
- gān xīn zhī fèi甘馨之费
- guì què桂阙
- gǔn léi滚雷
- gōng zuò liáng工作量
- guà bì挂壁
- gū yǔ孤屿
- guǐ tè诡特
- gāo zhòu高胄
- guān yīn jú观音菊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