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水岭
拼音fēn shuǐ lǐng
注音ㄈㄣ ㄕㄨㄟˇ ㄌ一ㄥˇ
繁体分水嶺
词性名词
词语解释
分水岭[ fēn shuǐ lǐng ]
⒈ 将两个水域分开的山岭。
英watershed;
⒉ 两个盆地或流域之间高地分水脊或剖面。亦称“分水界”
英divide;
⒊ 分开两条水道或两个海岸的排水区域的脊线或分界线。
英water parting;
⒋ 常用来比喻不同事物之间或同一事物不同阶段之间的分界。
英boundary; demarcation line;
引证解释
⒈ 亦称“分水綫”。
⒉ 河流的分界线。多以山脉为界,故名。
引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漾水》:“嶓冢 以东,水皆东流; 嶓冢 以西,水皆西流。即其地势源流所归。故俗以 嶓冢 为分水岭。”
唐 元稹 《分水岭》诗:“崔嵬分水岭,高下与云平。上有分流水,东西随势倾。”
⒊ 比喻两种事物的分界线。
引柯灵 《香雪海·历史老人摊了牌》:“一九四九年是 中国 历史的分水岭,它宣告了旧时代的结束,新时代的肇始。”
朱光潜 《诗论》第十一章:“历史家分诗的时期,也往往把六朝归入一个段落。 唐 朝又归入另外一个段落,好象以为两段落间有一个很清楚的分水线。”
国语辞典
分水岭[ fēn shuǐ lǐng ]
⒈ 河流流域边缘较高之地可联成线,以与相邻流域相分隔,称为「分水线」。
相关词语
- fàn fú泛浮
- fēng qīng风清
- fèi jiǎng费讲
- fù ěr shè shēng附耳射声
- fó chǐ佛齿
- fèi chóu沸稠
- fēng xíng风行
- fēng chuí yún sàn风吹云散
- fēng huí lù zhuǎn峰回路转
- fāng shèn方慎
- fú lún扶轮
- fēi yì非意
- fù shì复试
- fán zhǐ繁祉
- fàng zhú放逐
- fù yuè覆阅
- fēn tíng kàng lǐ分庭抗礼
- fēng chù风搐
- fǔ yǎng wú kuì俯仰无愧
- fén shān坟埏
- fēi dí飞镝
- fǎ táng法堂
- fèn sāng忿丧
- fán róng fù qiáng繁荣富强
- fāng chuí方垂
- fá qì伐器
- fēi jīng飞精
- fān yuè翻跃
- fēng léi风雷
- fěng sòng讽诵
- fǔ pí腐皮
- fēi zhōu非洲
- fú zhōng浮钟
- fēi dié飞碟
- fēi yáo飞謡
- fēi zhì蜚蛭
- fá mò罚没
- fēi lái fēi qù飞来飞去
- fāng děng shēng方等声
- fèng huáng zhú凤凰竹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