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督
拼音dū du
注音ㄉㄨ ˙ㄉㄨ
繁体都督
词语解释
都督[ dū du ]
⒈ 总兵。古代的军事长官。清初总兵一般都兼都督。同知、都督佥事官衔。民国初年各省也设有都督,兼管民政。
例马副使鸣騄?徐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。——清·全祖望《梅花岭记》
英governor of province; military governor;
⒉ 统率。
例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,都督诸路军马。——宋·文天祥《指南录·后序》
英command;
引证解释
⒈ 总领,统领。
引《三国志·吴志·鲁肃传》:“后 备 诣京见 权,求都督 荆州,惟 肃 劝 权 借之,共拒 曹公。”
《南史·齐豫章文献王嶷传》:“会 魏 军动,詔以 嶷 为 南蛮 校尉、 荆 湘 二州刺史,都督八州。”
⒉ 三国 时,帐下领兵者即称都督,犹后世的卫队长。 《三国志·蜀志·张飞传》:“临发,其帐下将 张达、范彊 杀 飞,持其首,顺流而奔 孙权。
引飞 营都督表报 先主,先主 闻 飞 都督之有表也,曰:‘噫! 飞 死矣。’”
《三国志·吴志·甘宁传》:“寧 先以银盌酌酒,自饮两盌,乃酌与其都督。”
⒊ 古代的军事长官。
引《晋书·职官志》:“江 左以来,都督中外尤重,唯 王导 等权重者乃居之。”
宋 陆游 《老学庵笔记》卷四:“赵 相初除都督。”
⒋ 民国 初为各省军政长官。
引鲁迅 《朝花夕拾·范爱农》:“五天后便见报,开首便骂军政府和那里面的人员;此后是骂都督,都督的亲戚,同乡,姨太太。”
国语辞典
都督[ dū dū ]
⒈ 统领。
引《三国志·卷五四·吴书·鲁肃传》:「后备诣京见权,求都督荆州,惟肃劝权借之,共拒曹公。」
⒉ 职官名。汉末始有此称。三国时置都督诸州军事,或领刺史,以大都督及都督中外诸军权位最重。晋、南北朝以后因之,名称或稍更异,大抵掌理军事及边防重镇。唐中叶以后,以节度使代之,都督之名遂废。元置大都督府,统领诸卫。明改元之枢密院为大都督府,制与元同,然非晋唐旧制。
⒊ 民国初年各省军政长官的称呼。
英语(army) commander-in-chief (archaic), provincial military governor and civil administrator during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era (1911-1949 AD)
德语militärischer Gouverneur einer Provinz (Eig, Mil)
相关词语
- dàn yuān huò hù蟺蜎蠖濩
- dì xián帝闲
- dì sān chǎn yè第三产业
- diān miǎn gōng lù滇缅公路
- diān tóu bǒ nǎo颠头簸脑
- dān zhě丹赭
- dà gù大故
- dǎo qì倒气
- dì xiá地峡
- duó wǔ铎舞
- dàn è瘅恶
- dà bāo gān大包干
- dà yú大雩
- dòu chóng yú míng豆重榆瞑
- diào fù吊赙
- dàn màn bù jīng诞谩不经
- dà xīn大昕
- diǎn tāng点汤
- diǎn cái典裁
- dēng chóng jùn liáng登崇俊良
- diào yǎng掉瀁
- dāi sì mù jī呆似木鸡
- dào guà zǐ倒挂子
- dì jī帝姬
- duó lǐ夺礼
- dǔ xìng笃性
- dòng xī动息
- dài jì代济
- diǎn xué点穴
- dān dèng zǐ单凳子
- dǎo chí gàn gē倒持干戈
- dāng miàn luó,duì miàn gǔ当面锣,对面鼓
- dān fèng丹凤
- dì sān cì guó nèi gé mìng zhàn zhēng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
- dí shuǐ狄水
- dǐng xiāng qǐng yuàn顶香请愿
- dé sù德素
- dài hái代还
- diāo tóng雕桐
- dāng qián jué yì当前决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