邓小平
拼音dèng xiǎo píng
注音ㄉㄥˋ ㄒ一ㄠˇ ㄆ一ㄥˊ
繁体鄧小平
词性名词
词语解释
邓小平(鄧小平)[ dèng xiǎo píng ]
⒈ (1904-1997)马克思主义者,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、政治家、军事家、外交家,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。四川广安人。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。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大革命失败后,先后领导了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,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、第八军。由于拥护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,被当时的“左”倾领导撤销职务。1934年参加长征,次年出席遵义会议。抗日战争时期,任八路军总政治部副主任、一二九师政委,同刘伯承共同领导创建了太行、太岳、冀南等抗日根据地。解放战争时期,任晋冀鲁豫野战军、中原野战军、第二野战军政委,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和中共中央中原局、华东局第一书记,曾参加领导了挺进中原和淮海、渡江等战役。建国后,任国务院副总理,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。“文化大革命”开始后,受到不公正的批判和打击,失去一切职务。1973年恢复国务院副总理职务。1975年当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,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、解放军总参谋长,主持党、国家和军队的日常工作,并着手对“文化大革命”造成的严重混乱局面进行全面整顿。1976年再次遭到错误批判和诬陷,被撤销一切职务。1977年恢复原任的党政军领导职务,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。1978年后任全国政协主席、中共中央军委主席、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主席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成为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,领导全党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,纠正“文化大革命”的错误,坚持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;他是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,制订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“一个中心、两个基本点”的基本路线,确立了党在经济、政治、外交、教育、科技、文化、军事、祖国统一、党的建设等方面的一整套方针政策,成功地开辟了在改革开放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道路。主要著作编为《邓小平文选》(共三卷)。
相关词语
- dǔ xìng笃性
- dāi sì mù jī呆似木鸡
- dǎo qì倒气
- diǎn xué点穴
- dì xián帝闲
- diǎn cái典裁
- dà bāo gān大包干
- dān zhě丹赭
- dòu chóng yú míng豆重榆瞑
- dān dèng zǐ单凳子
- dàn è瘅恶
- dé sù德素
- dì sān chǎn yè第三产业
- diào yǎng掉瀁
- diǎn tāng点汤
- dà xīn大昕
- dàn màn bù jīng诞谩不经
- dì sān cì guó nèi gé mìng zhàn zhēng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
- dà gù大故
- dǐng xiāng qǐng yuàn顶香请愿
- dēng chóng jùn liáng登崇俊良
- dì jī帝姬
- dòng xī动息
- dāng qián jué yì当前决意
- dàn yuān huò hù蟺蜎蠖濩
- diào fù吊赙
- dào guà zǐ倒挂子
- diān tóu bǒ nǎo颠头簸脑
- dài hái代还
- dì xiá地峡
- dāng miàn luó,duì miàn gǔ当面锣,对面鼓
- dà yú大雩
- duó wǔ铎舞
- dí shuǐ狄水
- dǎo chí gàn gē倒持干戈
- diāo tóng雕桐
- dài jì代济
- duó lǐ夺礼
- diān miǎn gōng lù滇缅公路
- dān fèng丹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