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解释
比方[ bǐ fang ]
⒈ 譬喻。把不易懂的事物用浅显易懂的话描述出来。
例比方说吧,A代表1,B代表2,A+B 就是1+2
比方并非等同。
英analogy;
⒉ 用特殊的事物来说明一般的事物。
例拿钓鱼作比方。
英instance;
⒊ 如果;假使。
例比方你在现场,该怎么办。
英if;
引证解释
⒈ 比拟。
引《荀子·强国》:“今君人者,辟称比方,则欲自竝乎 汤 武,若其所以统之,则无以异於 桀 紂。”
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自叙》:“每见世人有好论人物者,比方伦匹,未必当允,而褒贬与夺,或失準格。”
唐 张鷟 《游仙窟》:“千娇百媚,造次无可比方;弱体轻身,谈之不能备尽。”
鲁迅 《且介亭杂文末编·白莽作<孩儿塔>序》:“一切所谓圆熟简练,静穆幽远之作,都无须用来作比方,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。”
⒉ 类似,相似。 汉 班固 《白虎通·圣人》:“《诗》曰:‘ 文王 受命。’非圣不能受命。
引《易》曰:‘ 汤 武 革命,顺乎天。’ 汤 武 与 文王 比方。”
⒊ 比较,对照。
引《三国志·魏志·国渊传》:“吏因请使作笺,比方其书,与投书人同手。收摄案问,具得情理。”
《后汉书·梁统传》:“宜比方今事,验之往古。”
南朝 宋 范晔 《狱中与诸甥侄书》:“尝共比方 班 氏所作,非但不愧之而已。”
⒋ 顺乎其道。
引《墨子·明鬼下》:“古者 有夏,方未有祸之时,百兽贞虫,允及飞鸟,莫不比方。”
孙诒让 间诂:“比方,犹言顺道也。”
《庄子·田子方》:“日出东方,而入於西极,万物莫不比方。”
⒌ 犹譬如。举例说明时的发端语。
引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十三回:“比方这一天公事回的多,或者上头问话多,那就不能不耽搁时候了。”
叶紫 《杨七公公过年》:“上海 有着各式各样的谋生方法,比方说,就是讨铜板吧,凭他这几根雪白的头发,一天三两千(文)是可以稳拿的!”
⒍ 表示假如的意思。用于委婉其辞的场合。
引魏巍 《东方》第六部第二章:“比方说,晌午水暖了你再来洗,是不是更好一些?”
国语辞典
比方[ bǐ fang ]
⒈ 用比较浅显、具体的方式,说明难以了解的意念。
引《红楼梦·第四十二回》:「他用『春秋』的法子,将市俗的粗话,撮其要,删其繁,再加润色比方出来,一句是一句。」
《老残游记·第十一回》:「势力之所至,虽上帝亦不能违拗他。我说个比方给你听:『天上有好生之德,由冬而春,由春而夏,由夏而秋,上天好生的力量已用足了。』」
近比如 譬如 例如
⒉ 假如。用于有话要说而故意吞吐其词时。
例如:「他的书法写得真好,比方向他要副对联,他该不会拒绝吧!」
英语analogy, instance, for instance
法语exemple
相关词语
- bǎi zhōu zhī jié柏舟之节
- bīng jìng冰竞
- bó bái襮白
- bèi cháng jiān kǔ备尝艰苦
- bǐ cái笔才
- bù lǎo shào不老少
- bǎn yǐn阪尹
- biàn ān徧安
- bō nà波那
- bǎi shì摆饰
- bì nì嬖昵
- bù chǐ不齿
- běn fǎ本法
- bēi tòng yù jué悲痛欲绝
- bèi ān qián备安钱
- bù fǎ gǔ bù xiū jīn不法古不修今
- bái shí xiān shēng白石先生
- bǎo chuāng zì xuǎn宝窗自选
- bāo ké qiāng剥殻枪
- bǎi mèi百媚
- bǐ tè比特
- bì chéng cōng避乘骢
- bài guān xiǎo shuō稗官小说
- bān cáo班曹
- bì zhào碧照
- bù màn bù zhī不蔓不支
- biàn yǔ遍宇
- bó pó伯婆
- bàn lù fū qī半路夫妻
- bēi shé huàn yǐng杯蛇幻影
- bái lù bì白鹿币
- běi shān北山
- bāo zhuāng包装
- bù liú yú dì不留余地
- bīng chuān xué冰川学
- bīng xī冰溪
- bǎi fū xióng百夫雄
- bǔ suì卜岁
- bái jiǎo白角
- bù gēn chí lùn不根持论